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当年踏月走东风,坐看春闱锁醉翁。


白发门生几人在,却将新句调儿童。

白发苍颜五十三,家人强遣试春衫。


朝回两袖天香满,头上银幡笑阿咸。

江湖流落岂关天,禁省相望亦偶然。


等是新年未相见,此身应坐不归田。

五客围一炉,夜语穷幻怪。


或夸雷可斫,或笑鬼可卖。


或陈混沌初,或及世界坏。

摄事衰年力不彊,谁怜岑寂卧斋坊。


青苔点点无人迹,绿叶阴阴覆砌凉。


玉宇清风来处远,仙家白日静中长。

受命分行摄上公,紫微人在玉华宫。


楼台碧瓦辉云日,莲芰清香带水风。


每接少年嗟老病,尚能联句恼诗翁。

庙蚃灵祠属二公,齐心相望切朱宫。


绿渠缭绕壖垣水,广沼清泠涨殿风。


已咏应麟来五畤,仍歌翔雁杂殊翁。

翰林文字本雄强,况复斋祠向静坊。


高树黄鹂无去意,深廊朱幕动微凉。


不嗟门外尘沙苦,只觉壶中岁月长。

斋舍隔墙东,萧萧槐树风。


声颜虽不接,翰墨遽能通。


未说凉堪饮,唯愁赋少工。

端居太常署,寒日淡孤清。


取酒呼诸友,谈笑方纵横。


韩君士林秀,四海依高名。

雪后馀冰尚缀檐,月华霜气入疏帘。


难堪琼玉惊心骨,坐觉清寒几倍添。

广文更直太常斋,咫尺无从尽素怀。


不及清风得随意,夜深容易过天街。

比日聚官舍,笑言曾未厌。


暂成挥手别,各有侍祠严。


晴景朝朝丽,春容物物添。

相阁斋居政事西,兹辰正值朔云低。


雪园鹍冷应先舞,雀树鸡闲欲早栖。


搁笔暂停黄纸尾,解骖犹放紫茸题。

枌榆秋报汉家坛,斋誓先朝令不刊。


抱蕝一身依礼署,饭蔬三日属祠官。


天池唳鹤惊宵滴,宫堞栖乌噪暮寒。

天京飞雪洒车装,九九清尘御路长。


斜影不迷宣曲骑,薄花才点羽林枪。


观边丽色含鳷鹊,盖外轻阴亚凤凰。

斋洁奉惟馨,瑶台独自升。


楼迷五里雾,坛烛九枝灯。


珠馆来青雀,琁题射玉绳。

摄事修雩祀,斋居近紫庭。


千门夏雨歇,高树夕阳生。


更散掖垣静,风来钟漏清。

尝闻圣主得贤臣,三接能令四海春。


月满禁垣斋沐夜,清吟属和更何人。

帝家三正付惟清,岑寂容台最古厅。


长日斋居空旦旦,几年华发欲星星。


霜风洒叶都成赤,篱菊疏花杂间青。

细草幽花七月天,曲沟丛石乱鸣泉。


斋居三日遗尘事,梦寂神凝亦自然。

倚城乔木半参天,雨过交流百道泉。


始觉太常斋不恶,秋风静里雨萧然。

晚日微明弄雨馀,竹阴桐影共萧疏。


旋移小榻中庭坐,读尽扶桑太帝书。

重重绛阙隐琳房,落絮飞花日正长。


著作未谙青琐闼,祠官还伴紫微郎。


林藏鹎鴂随莺转,风引酴醾助酒香。

晓出文昌宫,憩兹青莲宇。


洁斋奉明祀,凭览伤夐古。


秦为三月火,汉乃一抔土。

风雨残春晚作晴,宝山深静勃鸠鸣。


云收翠戟龙文润,日透金铺兽面明。


蚕出火时桑正沃,秧抽颖处麦还成。

花片墙阴晚,禽声屋角晴。


东风犹峭在,煨芋坐深明。

孔君一月二十九日醉,太常一年三百五十九日斋。


人生百岁驹过隙,直与外物劳形骸。
君非太常何用尔,监祭有令时当差。

斋居屏尘务,况复儒宫清。


木落必粪本,祭菜敢不诚。


瑚簋见三代,错落罗两楹。

汉帝祈年馆,威神法太微。


赤章修秘祝,盘石拂仙衣。


雉雊灵光发,鸾歌彩雾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