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骑驴渺渺入荒陂,想见先生未病时。


劝我试求三亩宅,从公已觉十年迟。

斫竹穿花破绿苔,小诗端为觅桤栽。


细看造物初无物,春到江南花自开。

青李扶疏禽自来,清真逸少手亲栽。


深红浅紫从争发,雪白鹅黄也斗开。

甲第非真有,闲花亦偶栽。


聊为清净供,却对道人开。

但有樽中若下,何须墓上征西。


闻道乌衣巷口,而今烟草萋迷。

秋早川原净丽,雨馀风日清酣。


从此归耕剑外,何人送我池南。

晚风池莲香度,晓日宫槐影西。


白下长干梦到,青门紫曲尘迷。

风急啼乌未了,雨来战蚁方酣。


真是真非安在,人间北看成南。

踏月敲门访病夫,问来还是雪堂苏。


不知把烛高谈许,曾举乌台诗帐无。

半破僧庵半补篱,旧题无复壁间诗。


祗馀手植双桐在,此外仍兼洗砚池。

一个青童一蹇驴,九年来往定林居。


经纶枉被周公误,罢相归来始读书。

钟山已在万山深,更过钟山入定林。


穿尽松杉行尽石,一庵犹隔白云岑。

晚泊扁舟一问津,依然节物思羁人。


江山月照六朝梦,桃李风吹三月春。


宅枕谢公墩下路,诗寻萧寺壁间尘。

本意治功徙木,何心党祸扬尘。


报雠岂教行劫,作俑翻成害仁。

百岁谁人巧拙,一丘底处亏成。


半世青苗法意,当年雪竹诗情。

新法殃民众欲除,金陵强辨欲何如。


等闲一语锋铓折,稷契当年岂读书。

萦纡一径试幽寻,花竹禅房未是深。


野水不波清欲冻,崇冈有竹翠成阴。


琵琶昵昵怨儿语,兰桂温温和水沈。

我居在城府,再至俄二年。


岂无山水心,可奈簿领缠。


今晨偶乘兴,适此宾从贤。

名实由来不可逃,悠悠毁誉亦徒劳。


臧公已死言终立,不是轩裳世禄高。

荆公六艺冠群伦,鼎足清风如贱贫。


直以仔肩付天地,最难遇合极君臣。


论评世远犹难定,宗社根披遂不振。

青苗助役两妨农,天下嗷嗷怨相公。


惟有蝗虫偏感德,又随台旆过江东。

遗像巍然占古祠,区区土偶亦冠緌。


无言似想青苗策,面目犹如执拗时。

乡闾匍匐苟相哀,得路青云更肯来。


若使风光解流转,莫将桃李等闲栽。

江水悠悠去不还,长悲事业典刑间。


浮云却是坚牢物,千古依栖在蒋山。

去来夫子本无情,奇字新经志不成。


今日江湖从学者,人人讳道是门生。

门前无爵罢张罗,玄酒生刍亦不多。


恸哭一声唯有弟,故时宾客合如何。

君臣一德盛熙宁,厌故趋新用六经。


但怪画图来郑侠,何期奏议出唐坰。


掌中大地山河舞,舌底中原草木腥。

石屏溪上晚风柔,深念沉思注易楼。


好酒自能和性气,闲愁何必上眉头。


十风五雨天常顺,万绿一红春更留。

勋业文章各致身,精神未易写丹青。


八朝三百年间事,付与承明著作廷。

白发闵山翁。
休论穷通。
我今不改旧书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