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万壑千岩不易求,壶中聊寄小瀛洲。


稍看硉兀云峰出,便有檀栾桂屿幽。


绝境自知难遽忘,奇踪争怪独能留。

景色融融日有晶,太平人日喜晴明。


正须行乐酬新岁,难得文谈对友生。


宛转上眉春酒健,逡巡恋褐晓寒轻。

冬日每苦短,方爱夜漏永。


积云寒拥斋,徘徊延月影。


独能怀亲友,出门见参井。

昼惜日易沉,夜惜月易晓。


重阳种菊花,此意亦大好。


所嗟时节晚,又失浇培早。

小窗几载共吟披,重见残编拊事悲。


早日才高鹦鹉赋,暮年泪尽鹡鸰诗。


神交梦尚通康乐,手泽书堪付阿宜。

西斋残月上窗扉,犹记挑灯共撚髭。


欲见阿连惟有梦,老人无梦亦无诗。

高斋对秋山,平望殊不远。


虽违独往心,苍苍长在眼。


可嗟都邑游,终日红尘满。

村路烟欲暝,行人殊未稀。


借问往来者,营营皆有为。


乃知市朝客,趣务良可悲。

驿道苦车马,田庐悲斧斤。


谁栽官舍前,老朽完天真。


所愿明府心,庇树如庇人。

索索夕风遒,瀼瀼朝露裛。


啅雀袅寒枝,宿萤依败叶。


眇然秋兴长,坐与江潮接。

孤楼虽不高,足以瞰四远。


饷妇陌头归,田夫桑荫饭。


策吏省追胥,勿令农事晚。

百里有民社,古为子男国。


苟有爱物心,稚老皆蒙德。


为身不为人,鄙哉陶彭泽。

明府学既优,所闻今得施。


四境已澄清,还以书自怡。


西斋几黄卷,治原俱在兹。

榴花映叶未全开,槐影沉沉雨势来。


小院地偏人不到,满庭鸟迹印苍苔。

幽居不厌小,小院有深庭。


一曲秋风地,低檐夕照明。


脱条株有态,止水莹含清。

川舟真有待,勿叹滞塘坳。


自古荆榛地,岂容鸾凤巢。


君才宜柱石,我志老衡茅。

山色供开镜,溪光照掩扉。


暗虫先夜响,萎叶近秋飞。


灌垄晴蔬出,开笼暮鹤归。

避事长卿志,闲居郎将流。


无心婴外物,有兴为高秋。


僦舍馀三亩,畸人代一邱。

腻花金英扑,纤莛玉段抽。


萱如解荣悴,争合自忘忧。

萧宇斋空夜景深,长康勉力效长吟。


池风过处琴遗韵,墙月斜时树倒阴。


几隐原灰同木槁,书翻故网有鱼侵。

我有忘忧号,君为忧世人。


欲忧忧底事,胡不暂怡神。

霜华零暮节,日气淡长穹。


池减无留潦,林寒少罢风。


虫鸣星杼促,蝉起露緌空。

西海共摇落,居然雕岁深。


林疏纵风怒,天惨趣云阴。


冰沼留寒鹜,灯檐射宿禽。

奇花不比寻常艳,独步南州。
往事悠悠。
辽鹤重来忆梦游。

清时天上诏书稀,曲水从游许布衣。


插羽满浮寒食酒,倚栏同忆故山薇。


碧桃绕观春风静,柔櫓摇汀夕照微。

晴粉朝英坠,凉琼夏叶舒。


鸟啼高树早,蟾转薄疏虚。


朱弦未荐曲,彤管屡题诗。

寂寥银烛与金盘,睡足帘前怯晓寒。


不是诗人赏幽兴,雨中深院有谁看。

楚服新裁得,吴筒旧制成。


圆应问荇菜,密欲翳莲茎。


声中乱雨至,阴下一鱼行。

艳发朱光里,丛依绿荫边。


夕同山蕣落,午并海榴燃。


幽馥流珍簟,鲜辉照藻筵。

闲斋听钟坐,忧绪怅多端。


鸣雁雨中急,离人江上寒。


秋灯下木叶,夜艇隔风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