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西阁从人别,人今亦故亭。


江云飘素练,石壁断空青。


沧海先迎日,银河倒列星。

江柳非时发,江花冷色频。

地偏应有瘴,腊近已含春。

失学从愚子,无家住老身。

懒心似江水,日夜向沧洲。


不道含香贱,其如镊白休。


经过调碧柳,萧索倚朱楼。

巫山小摇落,碧色见松林。


百鸟各相命,孤云无自心。


层轩俯江壁,要路亦高深。

凛冽倦玄冬,负暄嗜飞阁。


羲和流德泽,颛顼愧倚薄。


毛发具自和,肌肤潜沃若。

恍惚寒山暮,逶迤白雾昏。


山虚风落石,楼静月侵门。


击柝可怜子,无衣何处村。

问子能来宿,今疑索故要。


匣琴虚夜夜,手板自朝朝。


金吼霜钟彻,花催腊炬销。

楼雨沾云幔,山寒著水城。


径添沙面出,湍减石棱生。


菊蕊凄疏放,松林驻远情。

山木抱云稠,寒江绕上头。


雪崖才变石,风幔不依楼。


社稷堪流涕,安危在运筹。

城暗更筹急,楼高雨雪微。


稍通绡幕霁,远带玉绳稀。


门鹊晨光起,墙乌宿处飞。

池头凤皇寒,井上梧桐老。


凤寒浴已晚,桐老脱亦早。


是时有词臣,独直正视稿。

去年寺里开辛夷,君来忆我曾题诗。


今年我来君已去,思君还对花开时。


欲寻花下君行迹,日暮空庭古苔碧。

青山楼阁楚江东,身在苍茫晚色中。


故国自遥难望见,不关春树雨溟蒙。

逼仄人间世,思从造物游。


君方倚西阁,吾亦上东楼。


挹彼千峰秀,森然万象秋。

旧诗常得在高吟,不奈公心爱苦心。


道自琐闱言下振,恩从仙殿对回深。


流年渐觉霜欺鬓,至药能教土化金。

摇落长年叹,蹉跎远宦心。
北风嘶代马,南浦宿阳禽。
佳此黄花酌,酣馀白首吟。
朝光初上九门开,贝阙珠宫白玉台。
真有烛龙浮渤澥,却占云气认蓬莱。
斗回暖景开鸣鹤,稍借新芳入早梅。
驰骛圣不足,治安愚有馀。
愿言从物役,即事实燕居。
清切掖垣峻,深沈云阁虚。
梁山风与雪,岁暮自峥嵘。
误逐沧浪叟,飞来白玉京。
屯云紫微阁,叠壁九重城。
八月吴天觉早凉,翠丛初拆碎朱房。
繁枝欲卧不胜力,落片将飞犹是香。
西阁二年临昼梦,金刀一夕掩春芳。
江郭晴烟翠且重,山城紫阁坐高峰。
杯前木落萧萧影,天外鸿归渺渺踪。
御气尚浮宫苑树,寒声遥送石门钟。
开士相逢暮饮茶,高楼并坐望三巴。
碧嶂不知何劫石,清江流尽几恒沙。
炉烟处处香慈竹,溪雨朝朝润觉花。
阁临偏险寺当山,独坐西城笑满颜。
四野有歌行路乐,五营无战射堂闲。
鼙和调角秋空外,砧办征衣落照间。
玄武宫西侧,千秋此阁尊。
云移知岳立,松响似涛翻。
鹤并炉烟起,鹅因墨沼存。
嘉名占地木,曾觉豫章生。
橘自淮南种,桐犹爨下声。
精神少微曲,生小广州城。
高阁倚岩西,层轩落翠微。
一帘残雨尽,千顷暮云飞。
天晚鸟将倦,春深花渐稀。
西山阁上彩衣人,过得三冬似九春。
长恨作诗无客和,更缘中酒被妻嗔。
有官未入功名境,多暇仍思寂寞滨。
雨余无一事,虽午户犹关。
低干禽多睡,残书蠹不闲。
推窗又见日,散发且看山。
西台重见紫薇花,天上时时好物华。
人向药阶升禁掖,路从桃水入仙家。
香英半落风前酒,高艳遥烘日际霞。
疏雨休前槛,新英艳小丛。
且欣当夏日,不用忆春风。
便可携欢伯,相从作醉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