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碧纱微露纤纤玉,朱唇渐暖参差竹。


越调变新声,龙吟澈骨清。



夜阑残酒醒,惟觉霜袍冷,不见敛眉人,燕脂觅旧痕。

娇多媚㬠,体柳轻盈千万态。


殢主尤宾,敛黛含颦喜又瞋。



徐君乐饮,笑谑从伊情意恁。

白田见楚老,歌咏徐安宜。


制锦不择地,操刀良在兹。


清风动百里,惠化闻京师。

晚下兮紫微,怅尘事兮多违。
驻马兮双树,望青山兮不归。

徐生纯明白玉璞,焦子皎洁寒泉冰。


清光莹尔互辉映,当暑自可消炎蒸。


平湖绿波涨渺渺,高榭古木阴层层。

惊风飘白日,忽然归西山。


圆景光未满,众星粲以繁。


志士营世业,小人亦不闲。

建极临万邦,稽古陛下圣。


除书日日下,有耳家相庆。


满意见升平,父老扶杖听。

我年十八九,壮气起胸中。


作书献云阙,辞家逐秋蓬。


岁时易迁次,身命多厄穷。

灵蛇桥下水声声,曾向桥边话别情。


一榻偶依陈太守,三年深忆祢先生。


尘欺鬓色非前事,火爇蓬根有去程。

许负遗书果是非,子凭何处说精微。


使君岂必如椰大,丞相元来要瓠肥。


袖阔日常笼短刺,肩寒春未换单衣。

独自固。
修园圃。
踏畦踏垄,即非行步。

猛抛俗海,一志投玄。
全真清静为先。
心上无思无虑,无党无偏。

神翁苗裔。
骨格非凡人怎比。
猛舍家缘。

平明呼童汲井华,童归告我门有雪。


披衣疾走出户看,正见风毛万夫猎。


冷欺病骨不敢前,缩头蛰户如寒鳖。

谁谓相去远,隔此西掖垣。


拘限清切禁,中情无由宣。


思子沉心曲,长叹不能言。

几年应制留西苑,晚注道书干至尊。


正有神君居帐里,自应紫气出关门。


新栖洞壑鸡随去,旧日仙人火尚存。

书室宛清真,吴山正暮春。


相过携令弟,俱不是今人。


论道沿流水,弹琴坐古椿。

水底双鱼不上钩,粉金翻样滑如流。


我无三昧诗中手,乞与君修五凤楼。

王谢风流本自长,天教洪井发珍藏。


定知东海新金斗,可继文安旧印章。


龟去岂无江上恋,鹊来今得石中黄。

断蓬逐逐未能休,搔首西风又莫秋。


曲折旧袍存蜀绣,萧条空室去吴钩。


虚名落枕邯郸梦,浊酒浇胸磊磈愁。

细雨春帆破晓开,更添新酒事深杯。


他乡梦寐鸿于陆,故国诗篇凤有台。


白发不归花亦笑,青山急去鸟仍催。

不徒说剑与谈兵,况是文章动两京。


屡欲上书勤汉室,时教扪舌易齐城。

祖宗原自有高勋,少小豪雄藐冠军。


竹里行厨青玉案,酒边官妓茜红裙。


洛阳纸贵三都出,夔府沙平八阵分。

竹箭东南横得名,飞来龙剑却争鸣。


谁云四海同科第,自是中原一社盟。


悬榻君应称快事,乘槎我亦叹劳生!


他年若遂莼鲈兴,拟共山阴道上行。

吾道沧洲任所遭,岂因标榜益名高!


重逢尚握苏卿节,久别谁弹钟子操?


明月开尊皆胜侣,春风入座似醇醪。


伟长未便从军老,已羡文章晚更豪。

王、谢风流谁更传,雄文廿载国门悬。


胡床高踞谈经日,汉室初徵射策年。


每拟珊瑚为架笔,雅闻缨组并当筵。

灵山一片不灵石,手斫成器心所惜。


凤鸟不至池不成,蛟龙乾蟠水空滴。


青松火鍊翠烟凝,寒竹风摇远天碧。

畬粟锄山稻田少,岁常平价发仓储。


鼎来官职诸公有,特表门闾近世无。


甚至不乘果下马,自应早获掌中珠。

碧眸冰齿寿眉厖,谁识前朝老雪江。


指下七弦今第一,豪端行法更难双。


向来屡获观诗卷,恨不相从倒酒缸。

六十年前欲冠时,江湖声价已飙驰。


四灵在昔三曾识,八帙于今百可期。


多难渐惊前辈尽,老怀那许后人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