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天师化去知何在,玉印相传世共珍。


故国子孙今尚死,满山秋叶岂能神。

真人已不死,外慕堕空虚。


犹馀好名意,满树写天书。

白发郎潜旧使君,至今人道最能文。


只鸡敢忘桥公语,下马来寻董相坟。


冬月负薪虽得免,邻人吹笛不堪闻。

一叶渔船两小童,收篙停棹坐船中。


怪生无雨都张伞,不是遮头是使风。

渭川千顷在诗胸,不管屠羊肆里空。


踏破菜园妨底事,莫教踏到竹园中。

南风作雨北风休,岂是春云得自由。


只者天时过湖得,长年报道不须愁。

初受遥山献画图,忽然卷去淡如无。


莫欺老眼犹明在,和雾和烟数得渠。

西望柯山正蔚蓝,衢州只在此山南。


却愁路尽风犹剩,回纳清风与破帆。

明发山溪一雨馀,昨来暑气半分无。


何人道是三衢远,挂起东风十幅蒲。

野水工穿石,疏林不掩巢。


雨蒲拳病叶,风筱秃危梢。


短胫知难续,长腰强自抄。

恰则油窗雨点声,霎时花屿日华明。


不须覆手仍翻手,可杀春云没十成。

宦学新移近礼闱,行经旧邸思依依。


飞帘巷口人曾拂,舞辔街心马似归。


粉障自寻题处迹,薰炉重对护时衣。

绿杨枝外斗阑干,出客鸡鸣过近关。


岂有车徒休汝上,暂同邻里到方山。


离魂正对春波苦,羁思犹随倦鸟还。

班超投笔气如山,万里封侯出玉关。


今岂无人探虎穴,宝刀难染血痕殷。

九真象郡吾南土,秦汉以前既版图。


一自三杨倡议后,珠崖永弃不还珠。

神功远拓东西极,圣武张皇六十年。


不信王师倒戈退,翻将化外弃南天。

高下连云拥百城,一江直溯到昆明。


可怜百万提封地,不敌弹丸一炮声。

沧海归来伏著书,平生豪气未全除。


仰看跕跕飞鸢堕,转亿乡人下泽车。

休沐归宁恰后先,岭南江北雨云渊。


玉堂清梦知同切,湖海相思忍独怜。


稍喜鸣莺迁谷日,忽忘小草出山年。

子惠思予,放艇去、绿帆风涨。
旧游处、万松精舍,可能无恙。
咫尺相看原不厌,到时昏黑终须上。

市邑新荆棘,风沙旧路岐。
重添多少恨,可想战争时。
蟒气缠荒塔,萤光出废池。
飞鹢指金台,扬帆出钜野。
细柳萦长堤,新蒲弱堪把。
烦襟散遥岑,好风送朱夏。
片帆非汉川,北风迎秋景。
烟澹石城高,记得古名郢。
两乡虽接壤,一水恨盈盈。
何必今朝别,方为万里程。
路难君莫问,酒尽我当行。
安山闸下停舟处,旧日风光又眼前。
试问阿蜣功满未,柳阴旋转自年年。
将军匹马入舒城,击贼频烦训义兵。
孝以保家忠徇国,聚而出战散归耕。
围侔月晕全无隙,捷振天威大有声。
王鲔未荐春,永叹念河曲。
游子怀故乡,书剑就装束。
横流一苇航,归日三秋促。
一年两到吴兴郡,梦想往时云锦乡。
败堞颓垣尚围绕,雕梁画楝总凄凉。
萧萧适际风寒候,黯黯全无山水光。
纵步历前村,翛然幽趣深。
鸣鸿归别渚,倦鹊立寒林。
烟树远横带,云甍高耸岑。
壮年知几到,幽径喜重寻。
异世桃源路,暮春梅子林。
屏山森秀色,盘涧漱清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