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金华山色翠亭亭,曾驻仙人白玉軿。


羡汝结庐松柏里,卧看鸾鹤下青冥。

闻道人家总避军,我亦独穿豺虎群。


莫思身外路多棘,且喜雨晴山出云。


林端石磴鹘自占,涧底风松猿共闻。

百计归无策,谁知祸有胎。


江河周顗泣,城郭令威来。


访旧须俱白,过家心欲摧。

郡大庐陵古,分符得秘郎。


息争民珥笔,课最米连樯。


水隔蓬山远,风凝画戟香。

钟鼓喧离日,车徒促夜装。


晓厨新变火,轻柳暗翻霜。


传镜看华发,持杯话故乡。

【其一】

昏黄落日恋孤城,嘈杂啼鸦乱市声。

乍别暂归情味似,一般如梦欠分明。

【其二】

盘餐随例且充肠,不羡侯鲭入馔尝。

人云之子贤,文采出巴川。


失意声名在,还爱岁月迁。


离怀春色里,归路夕阳边。

为忆田园便拂衣,休官退勇似君稀。


尘埃摆脱青衫去,闾里惊嗟白发稀。


南亩稻粱仍岁熟,旧山芝术入秋肥。

自昔去先闬,乃今还故庐。


陇桑濡露外,岩桂遣风馀。


稍识乌衣巷,相过栗里舆。

我去君却归,相逢立途次。


欲寄故乡书,先询上京事。

短檐纱帽旧麻衣,铁杖扶衰步履迟。


老去分为无用物,客游谁道有归时。


丰年村落家家酒,秋日楼台处处诗。

白云英英天末飞,红蕖脉脉涧底静。


北堂姑老冢妇勤,邹侯感物动幽兴。


暂将平生说诗口,试言祸福知天命。

休官众未许,分政且归闽。


名系金闺彦,身为蕙帐人。


林泉新得主,冠履渐无尘。

倦飞垂翼奈劳何,喜向南枝得旧窠。


三治故乡前世少,一思遗履上恩多。


病魂醒处安闲枕,酒量衰来怯巨螺。

十年弓马似君稀,到老还乡愿不违。


祖道百壶孤棹别,温陵千里远人归。


江桥夜火霜蚝熟,野馆秋风海菜肥。

曾逐嫖姚出汉关,故乡宁负老来还。


到家莫恨无金印,数亩山田梦亦闲。

百战沙场一剑知,龙钟双袖发垂丝。


扁舟且逐还家兴,莫向燕然羡勒碑。

百战解重围,三边受铁衣。


萧条关塞别,迢递故乡归。


旧业春苗发,青山白发稀。

滴梦雨,又涨绿霜波,细尘曲洒。
照落枫临岸,丹黄对展岩画。
林表蟾镜挂。

饥乌哑哑枝上啼,秋风萧萧吹客衣。


儒冠误身不得归,女痴妻寒病乳老。


归来聚首贫亦好,我固知之归不早。

置器功成佚退身,故园南望整车茵。


青冥直上无馀事,白首归来有几人。


门外离筵晴日晓,江边行路杂花春。

故国逢君慰喜偏,清宵行宴重留连。


山楼上火人初合,天汉无云月自圆。


乐色时闻花院里,春风都在酒旗边。

穗城有三凤,五色具文章。
上止三珠树,百鸟惊回翔。


仲氏鸣壁水,将母还离方。

吾闻古周官,亦有挈壶氏。


大者赞化育,调燮阴阳理。


大道何洋洋,一阴与一阳。

翩翩一朱鸟,毓德祝融丘。


羽映五云色,将母来神州。


亦有游子衣,慈母手中线。

千里徵文到五羊,风飘衫袖来双双。


知君不止徵文意,静坐天关一悟堂。

沧溟水月照君清,相逐鹏程万里行。


要识秋风无限意,不留分榻坐朱明。

蓬莱隔弱水,三年两来游。


群仙各何之,翩然蜕神洲。


园中旧箨龙,劲节含清幽。

束书千里赴王畿,战艺贤关事偶违。


鉴水天高鸿雁集,左原山远鹡鸰啼。


夜床风雨客情恶,春草池塘诗思飞。

乃翁贤德冠吾乡,伯氏声名蔼上庠。


更喜君如里曾子,少年孝义已非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