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一枝才谢一枝殷,自是春工不与闲。


纵使牡丹称绝艳,到头荣瘁片时间。

往年尝梦蓬莱宫,三山鳌背谣虚空。
沧溟俯视一衣带,银河鼓浪来天风。


兹游良不异畴昔,半日惝恍迷西东。

乡邑已无路,僧庐今是家。


聊乘数点雨,自种两丛花。


篱落失秋序,风烟添岁华。

城头春霭晓蒙蒙,指望关桥满袖风。


云骑闲嘶宫柳外,玉人愁立草花中。


钟分寺路山光绿,河绕军州日气红。

为怜恶雨与憎风。
一春摇落芳丛。
春残不逐春归去,占住春工。

江山信美亦人同,寒暑随时兴易穷。


寓意果能超物境,养花长欲占春风。


何须户外屦常满,自乐尊中酒不空。

春云轻锁,春风乍扇园林晓。
扫华堂,正桃李芳时,诞辰还到。
年少。

看方壶拥翠,太极垂光,积雪初晴。
阊阖开黄道,正绿章封事,飞上层青。
古台半压琪树,引袖拂寒星。

何须求富并求贵。
不必文章如白侍。
研穷性命好生涯,保惜根源真活计。

君乐山,予乐水。
乐水乐山,算来何济。
都不如、净意清心,炼冲和真气。

长思仙。
长思仙。
思忆长春子最贤。

辟谷曾吞日月华,春风不老聚三花。


玄关一窍通无极,白发馀生笑有涯。


野鹤相看盟秀竹,洞云何处食灵瓜。

长春明月夜阑干,起视当眉尺五间。


千里林光俱浸水,一杯江气亦浮山。


似闻隔岫吹长笛,欲唤真官语大还。

云母何姑粉,增城几叶春。


冯心行好事,作屋住仙人。


锻柳堆山铁,眠松弄水银。

智慧男儿,聪明上士。
修真幸遇先师指。
葆光殿阁对青山,白云堪伴长春子。

东华之东湛明景,彩霞环绕蓬莱境。
琼芝瑶草春不穷,丹光夜动黄金鼎。


渊然老仙崆峒客,万里归来此栖息。

梅喜先春,雁惊未腊。
于门瑞气浮周匝。
正当月应上弦时,长庚梦与良辰合。

故人兄弟得连床,强半征鸿聚作行。


分得开颜忘戚戚,因何失志转伥伥。


闲行不碍荒园小,旅食惟知白日长。

与君相与在清虚,对榻经年一语无。


几日离居侵病恼,始知学道欠工夫。


长图大念心犹在,弱植劳生力已痡。

长春一亩宅,仅容旋马来。


差喜数株柳,垂阴下覆阶。


斗室数燕集,酒半行苍苔。

昔访海藏居,一楼耸孤标。


庭前四五栝,日夕望其高。


预计十年后,满意听秋涛。

闻说高轩驻小园,急趋相见意难温。


欲言石阙仍衔口,苦恋修门应怆魂。


家国万端偿一泪,君臣孤注博沉冤。

身世悲凉不可论,寥寥天壤晚相温。


岂惟空谷足音喜,聊欲人间孤谊存。


故国春光欺倦眼,五陵残照黯惊魂。

长春先生好吹笛,吹之裂尽华山石。


一笛持来只一吹,岁用琅玕数千尺。


一吹即复投岩中,笛与人间制不同。

夜宿仙人馆,晨闻凤吹停。


玉窗开晓月,丹井汲春星。


久秘长生诀,空留不死庭。

雪霜雨露平分尽,旧紫新红次第开。


自是馀花芳意薄,那知春去不重来。

长春花发倍添春,春浅春深识故人。


人日看春春日旧,春为人旧令花新。

娇丛离陆不胜春,春盛还归春主人。


若使花情犹识旧,此朝投报莫疑新。

谷口云深护翠峦,科头长日对盘桓。


一声山鸟夕阳堕,满榻长松生夏寒。

宫醪玉馔连翩送,敕向天厨赐五臣。


酒出长春名本异,赐当元日宠尤新。


仙桃醉领东风暖,丰草恩沾湛露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