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龙门涧下濯尘缨,拟作闲人过此生。


筋力不将诸处用,登山临水咏诗行。

骑省直明光,鸡鸣谒建章。


遥闻侍中佩,闇识令君香。


玉漏随铜史,天书拜夕郎。

黄尘逆帽马辟易,归来下帘卧书空。


不知绣鞍万人立,何如卢郎驾飞鸿。

未识吾君龙凤章,诸儒望幸久南庠。


辇回原庙初移跸,鹭集西雍已著行。


执爵稍前疑问道,献琛不日数来王。

雷雨连年起卧龙,穆然台阁有清风。


一时画诺虽云旧,此日都俞本自公。


松竹经霜俱不改,盐梅共鼎固非同。

懒从朝谒事骖騑,此去高眠罢倒衣。


诏许敲门访耆旧,天教筑室俟来归。


肩舆尚肯追春色,鼓缶何妨傲夕晖。

孤舟欲泊思何穷,曾忆西来值雪中。


珠履少年初满座,白衣游子也从公。


狂抛赋笔琉璃冷,醉倚歌筵玳瑁红。

居庸灭烽惟留屯,时平更觉将军尊。


铃斋看雪拥衲坐,急鼓又报边城昏。


百壶高宴梨栗圃,千里未尽桑麻村。

侵黑行飞一两声,春寒啭小未分明。


若教更解诸馀语,应向宫花不惜情。

继圣文明举旧章,儒宫传跸驻胶庠。


地疑阙里弦歌宅,经奏周书隶古行。


遣子东夷思入学,受成西旅伫来王。

暖吹入春园,新芽竞粲然。


才教鹰觜拆,未放雪花妍。


荷杖青林下,携筐旭景前。

临轩启扇似云收,率土朝天剧水流。


瑞色含春当正殿,香烟捧日在高楼。


三朝气蚤迎恩泽,万岁声长绕冕旒。

天垂台耀扫欃枪,寿献香山祝圣明。


丹凤楼前歌九奏,金鸡竿下鼓千声。


衣冠南面薰风动,文字东方喜气生。

从来重士还相重,到底轻人却自轻。


醴废翻然便归去,至今高尚穆先生。

谁云郎选不由诗,上相怜才积有时。


却是龙钟到门晚,终非稽古致身迟。


谋将郡印归难遂,读著家书坐欲痴。

吾门有何生,其才清且美。
弱冠赫有声,不愧名家子。


火色法宜贵,祗忧不寿尔。

何处春深刺史家,园林犹锁晋朝花。


风烟况接西湖水,重起书斋对郡衙。

彭泽门前惟有柳,河阳县里只栽花。


如今夹竹开桃李,犹似当年刺史家。

晓起闲看雨,垂檐自滴阶。


风清想林壑,云湿似江淮。


石信浮沤重,泥从积藓埋。

令节在丰岁,皇情喜乂安。


丝竹调六律,簪裾列千官。


烟霜暮景清,水木秋光寒。

五更钟漏歇,千门扃钥开。


紫宸残月下,黄道晓光来。


辨色趋中禁,分班列上台。

晚从灵境出,林壑曙云飞。


稍觉清溪尽,回瞻画刹微。


独园馀兴在,孤棹宿心违。

昔余寓京华,红颜发垂腰。


翩然遇祝生,里闬同游遨。


矫如长空鹤,清唳闻九皋。

素丝传苦节,彩笔擅瑶华。
彭泽门藏柳,河阳县带花。
云霄馀宦辙,江汉逝仙查。
当年武城令,故国近三吴。
睿识悬冰鉴,清标莹玉壶。
琴遗何处鹤,舄化异时凫。
别馆依泉石,方舟集俊英。
陈诗吴季子,讲业鲁诸生。
云树空中影,笙歌水上声。
风尘谁复识王孙,肝胆逢人不忍论。
高谊久知翁仲孺,雄心曾傍赵平原。
千金片语能酬士,一剑长怀未报恩。
斯文谁假此良缘,共领春风笑语婘。
兰草有香资淑气,梅花无语探青天。
百年道义敦三月,万古纲常荷两肩。
十年曾记柳江湄,折柳樽前赠别离。
望远星高荀氏里,怀人春满谢家池。
鱼鸿异地风尘渺,桃李山城雨露私。
短李书来剩说君,相逢消息不堪闻。
杏花东国还时雨,鸿雁南天空断云。
师道本缘天下立,襟期重感故交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