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万籁号风如战鼓,雪意垂垂先作雨。


庭中栖鸟惊屡起,窗下残灯翳还吐。


老翁耸膊高过顶,童子触屏低不语。

万里浮云一扫空,碧天无际日曈昽。


欢声四起春风里,恰似祥符景德中。

只见春晴道是晴,不知半夜嫩寒生。


疾风吹落林间雨,细雨还成大雨声。

姚黄魏紫向谁赊,郁李樱桃也没些。


却是南中春色别,满城都是木绵花。

梳头正美睡相催,理尽霜丝梦恰回。


窗隙小风能几许,也吹蛛网去还来。

补尽窗棂闭尽门,茶瓯火阁对炉熏。


中庭浅水休教扫,政要留看雨点纹。

南方气候北方殊,春里清寒腊里无。


雨入竹林浑不见,只来叶尾作真珠。

风欹众柳自成妍,雨泣残花不忍看。


急唤曲生尝杏子,及渠小苦未生酸。

闭户何缘得句来,开窗更倩雨相催。


只言春色都归去,小树桃花政晚开。

莫嫌细雨苦飘萧,政要寒声伴寂寥。


杏叶犹疏不成响,且将纸瓦当芭蕉。

苔阶滴雨翠方浓,须把寒珠溅鹿葱。


梅子犹粘雪前蕊,海棠生恨夜来风。

桃李一空春已归,不须更待絮飞时。


闭门独琢春寒句,只有轻风细雨知。

今年寒食与清明,各自阴晴作么生。


细雨千丝不成点,如何也解滴檐声。

脱却单衣著裌衣,禁烟无有不寒时。


一年好处君知么,寒食千门插柳枝。

整冠忽见镜中霜,挽树浑无蒂上香。


已贮春愁过万斛,更令细细著升量。

今岁芳菲尽未忙,去年二月牡丹香。


寒暄不定春光晚,荣落俱迟花命长。


才一两朝晴炫野,又三四阵雨鸣廊。

春云霮䨴弄朝晖,清峭馀寒透裌衣。


最喜园花浑似旧,十分春色一分归。

门外湖光潋滟中,春寒那听雨蒙蒙。


吹残梅雪如山雪,颠得江风似飓风。


双燕拟来寻旧约,小桃浑未试新红。

五月今年更索裘,穷山积雨冷于秋。


斯须变化真难料,宿昔沉绵幸少瘳。


老强读书犹有益,贫因知道故无忧。

门外葵花一丈高,讵期端午更绵袍。


佩符岂有玉刚卯,挑药久无金错刀。


人老形骸宜瘦劣,时危心肺倍焦劳。

雁不堪闻,鸡还无用。
五更风里银釭冻。
纸窗犹道月光明,罗衾只觉春寒重。

飘洒初惊晓,霏微或舞檐。
势应缘雨作,威未抵霜严。
水面琼销液,山头玉露尖。
细风密雨冷相添,天右馀寒势未歼。
漠漠乱丝凝旷野,涓涓碎玉下重檐。
凌晨预约阳光发,入夜先闻霰雪兼。
只说炎荒暖,谁知寒在春。
不嫌花事缓,且喜岁华新。
度腊原无雪,号寒亦有人。
已过清明节,仍余料峭寒。
风声生树底,雨气满林端。
堤草青犹短,山花湿未干。
天幕阴云积,萧萧雨正霪。
泥污关市寂,水入御沟深。
破屋寒侵骨,哀弦冻绝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