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仙衣不用剪刀裁,国色初酣卯酒来。


太守问花花有语,为君零落为君开。

既有阳春曲,那无白雪谣。


连天飞不断,著地暖还销。


未掩高人户,难齐衲子腰。

坠瓶恨井,分镜迷楼,空闲孤燕。
寄别崔徽,清瘦画图春面。
不约舟移杨柳系,有缘人映桃花见。

仪凰当瑞九韶成,何事栖鸾滞碧城。


公退萧然真吏隐,文名藉甚更诗声。


句从月胁天心得,笔与冰瓯雪碗清。

曲误不须顾,客狂当好看。


日斜双桨急,风驶夹衣寒。


剩说归田乐,休歌行路难。

北渚乘风渡,西山带雾看。


袖单嫌翠薄,杯浅怯金寒。


宿雨收全易,春酲解却难。

客舫中流下,人家夹岸看。


洛花堆锦暖,吴藕镂冰寒。


莫厌清欢暂,须知后会难。

半世轻随出岫云,如今归作卧云人。


小山有赋招游子,大块无私佚老身。


禅版梦中千嶂晓,鬓丝风里万花春。

日盼灵台振旅归,羽书十道疾如飞。


楼船夜月江涛咽,铸骑秋风塞草肥。


列郡纵横纷窟穴,数番徵调厌旌旗。

元气鸿蒙二百秋,潢池养寇孰贻忧。


擎天才力云中翼,浮世功名水上沤。


巢幕但闻嬉燕雀,农田那得劝鸤鸠。

九天阊阖叫能开,大地波澜挽得回。


沟壑余生千里转,沙场战骨几人埋。


风高劲草犹披拂,岁晚乔松待护培。

方召桓桓轶盛周,壮游抵掌遍诸侯。


南飞乌鹊争依树,东去蛟龙欲顺流。


谋国裴公勤远略,庇人白传展长裘。

何郎一纸报平安,冰雪诗篇背俗看。


春草凄迷思北渚,秋坟哀艳唱南冠。


匡时且制新亭泣,涉险悬知蜀道难。

艨艟破浪用如神,天下安危寄此身。


快马健儿争入手,票姚车骑岂无人。


腐儒本欠封侯相,末座宜充较射宾。

间关杖策夕阳红,录录平原十九中。


春茧吐丝偏自缚,冻蝇钻纸总难通。


筹边无术追王朴,从事多材尽马忠。

枢帅忠诚上格天,春明问字十年前。


文章坛坫驱今古,气象沧溟罩万千。


威憺江湘弥抑抑,腹藏兵甲亦便便。

况瘁椿庭隔九泉,沈沈寒日坠虞渊。


锦囊未敢忘三矢,荩箧何曾名一钱。


江表伶俜悲弟妹,墓门荒寂剩园田。

蓬莱弱水路三千,献赋《长杨》几见怜。


骏足绝群羞豆栈,蛾眉倾国怨华年。


空谈玉麈真多事,小试铅刀不值钱。

死者已矣存者散,故园惆怅不胜春。


谏争袁盎新承召,坐啸孙登乐守贫。


往事悠悠同逝水,诸公衮衮共扶轮。

一角江城恨未消,长怀楚泽佩芳椒。


中原旗鼓声先震,半壁金汤土竟焦。


蜀郡祠堂村社祭,赵州人士酒杯浇。

细柳将军百战经,儿童戴德姓名馨。


曾攀槛角回天眷,重泣淮南霣将星。


范老忧时头更白,郗生入幕眼常青。

朱家大侠报恩长,寒谷谈兵夏有霜。


洪泽投鞭威尚赫,白沙裹革骨犹香。


丹烬蜕羽遗经卷,黑塞归魂指故乡。

七年飘泊节旄存,追怆同袍烈士魂。


谏草商量捍吾圉,伏蒲涕泣感君恩。


猿悲鹤怨来舒国,寒水萧风下蓟门。

六军饥怨竞嗷鸿,圣主临轩尚梦熊。


独有夷吾霸江左,群思萧相运关中。


海陵积粟沙量白,少府供钱铁铸红。

休说将军,解弯弓掠地,昆岭河源。
彩笔题诗,绿水映红莲。
算总是、风流馀事,会须行乐□年。

隐市山林,傍家池馆,顿成佳趣。
是几番临水看云,就树揽香,诗满阑干横处。
翠径小车行花影,听一片春声人笑语。

曾倚瑶台喝月行,嗔他鸾鹤不相迎。
当时酒态公然好,今日诗狂太瘦生。


千百辈,尽容卿,问谁堪与耦而耕。

斫屣吹箫吴市间,恨无大药驻红颜。
诗情浩荡风中絮,身计微茫海外山。


耽放浪,恣萧闲,烟波境界十分宽。

家虽在城阙,萧瑟似山阿。


远去名利窟,自称安乐窝。


云归白石洞,鹤立碧松柯。

时平廊庙半夔龙,赵将何人说李葱。


一见黄麾识全仗,始知赤舄有三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