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窈窕山头井,潜通伏涧清。


欲知深几许,听放辘轳声。

夭矫庭中桧,枯枝鹊踏消。


瘦皮缠鹤骨,高顶转龙腰。

葱茜门前路,行穿翠密中。


却来堂上看,岩谷意无穷。

腾腾兀兀在人间,贵贱贤愚尽往还。


膻腻筵中唯饮酒,歌钟会处独思山。


存神不许三尸住,混俗无妨两鬓斑。

济源山水好,老尹知之久。


常日听人言,今秋入吾手。


孔山刀剑立,沁水龙蛇走。

殷勤傍石绕泉行,不说何人知我情。


渐恐耳聋兼眼闇,听泉看石不分明。

碧落风烟外,瑶台道路赊。


如何连帝苑,别自有仙家。


此地回鸾驾,缘溪转翠华。

石门长老身如梦,旃檀成林手所种。


坐来念念非昔人,万遍莲花为谁用?


如今七十自忘机,贪爱都忘筋力微。


莫向东轩春野望,花开日出雉皆飞。

石媪忍酸喙三尺,石皤尝味面百摺。


谁知耸膊寒至骨,图画不减吴生笔。

不关白眼视青云,四海如今几若人。


渭水傅岩看后代,东坡太白即前身。


整齐宇宙徐挥手,点缀湖山别是春。

万顷平湖石琢成,尚存越垒对吴城。


如何豪杰干戈地,却入先生杖屦声。


古往今来真一梦,湖光月色自双清。

远学临海峤,横此莓苔石。


郡斋三四峰,如有灵仙迹。


方愁暮云滑,始照寒池碧。

仪凰当瑞九韶成,何事栖鸾滞碧城。


公退萧然真吏隐,文名藉甚更诗声。


句从月胁天心得,笔与冰瓯雪碗清。

仙翁旧游处,琅璈韵灵曲。


至今有馀音,玄鹤舞幽谷。


众真期我住,岁晚芝田熟。

老懒居家似出家,园林春色雨沾沙。


海棠尚自无心看,天女何须更散花。

手开芳径越城头,红锦屠苏结绮楼。


不把万枝银烛照,淡云微月替人愁。

半世轻随出岫云,如今归作卧云人。


小山有赋招游子,大块无私佚老身。


禅版梦中千嶂晓,鬓丝风里万花春。

青山滚滚如奔涛,铁船何处来停桡?人间刳木宁有此?疑是仙人之所操。


仙人一去已千载,山头日日长风号。
船头出土尚仿佛,后冈有石云船稍。

遥知溪上亭,秋水瀁泠泠。


云影无时翠,岚光到底清。


危楼喧晚鼓,惊鹭起寒汀。

青崖白石夹城东,泉脉钟声内里通。


地压龙蛇山色别,屋连宫殿匠名同。


檐灯经夏纱笼黑,溪叶先秋腊树红。

苍崖百丈悬江滨,江潭下跃吞舟鳞。
戏将双影倒挂崖石上,妙绝始信阳侯神。


短屏谁为琢山骨,与君一障西风尘。

我生犹得问天真,净洗频年马上尘。


此地何妨来著我,老僧原自不嗔人。

暴乱免遗折,森罗贤达名。


末郎何所取,叨继外门荣。

僧室并皇宫,云门辇路同。


渭分双阙北,山迥五陵东。


修绠悬林表,深泉汲洞中。

澄潭皎镜石崔巍,万壑千岩暗绿苔。


林亭自有幽贞趣,况复秋深爽气来。

石鼓韩歌掘臼科,弗知其意所云何?


兹因考古十之质,爰命图真一有窠。


慨叹曾充舂杵用,伤形已阅岁年多。


言行国学历珍弆,重道崇文功不磨。

主人成列仙,故榭独依然。


石洞哄人笑,松声惊鹿眠。


井香为大药,和语是灵篇。

堪羡鞠侯国,碧岩千万重。


烟萝为印绶,云壑是堤封。

山风熟异果,应是供真仙。


味似云腴美,形如玉脑圆。


衔来多野鹤,落处半灵泉。

阴宫何处渊,到此洞潺湲。


敲碎一轮月,镕销半段天。


响高吹谷动,势急喷云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