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山行弥日山益奇,乱峰挟翠如吾随。


游人联蚁度林杪,细路一线云间垂。


茫然四顾动心魄,岚光荡秀浮双眉。

抖擞轩裳一鬨尘,任教空翠滴乌巾。


老身已到篮舆上,处处青山是故人。

采香径里木兰舟,嚼蕊吹芳烂熳游。


落日青山都好在,桑间荞麦满芳洲。

寻山到山寺,得意却忘山。


岩树坐来静,壁萝春自间。


楼台星斗上,钟磬翠微闲。

幽壑来寻物外情,石门遥指白云生。


林间伐木时闻响,谷口逢僧不记名。


天壁倒涵湖月晓,烟梯高接纬阶平。

久落泥涂惹世情,紫崖丹壑是平生。


养真无力常怀静,窃禄未归羞问名。


树隐洞泉穿石细,云回溪路入花平。

碧瓦指离宫。
楼阁飞崇。
遥看草色有无中。

落日川上好,徘徊弄孤舟。


鸣桹进山口,清唱发渡头。


浅濑不可溯,停桡信中流。

家近心还速,川长马易疲。


望山孤寺出,渡水夕阳迟。


来向林间宿,归须月上时。

佛废何关儒者事,要知开创亦辛勤。


居人公拆纯椤柱,巨室深藏旧记文。


钟已毁楼移出寺,石犹镌字徙为坟。

木金交,天地活,真真渐好。
澄清淇寂深通奥。
祥光瑞气,把丹砂覆焘。

夜宿翠微半,高楼闻暗泉。


渔舟带远火,山磬发孤烟。


衣拂云松外,门清河汉边。

千古神僧旧石扃,清风如在地还灵。


溪形偃月无穷碧,山气当云不改青。


叶熟猿猱时啸聚,锡飞岩穴尚芳馨。

尘境回头隔圣凡,参差叠嶂巧如镵。


归云堕碧粘僧屐,落叶飘红上客衫。


果熟遥看猿渡涧,风号定想虎离岩。

去路鶱腾逼紫霄,何年凫舄堕王乔。


暗峰藏雨皆龙窟,灵草含霜半药苗。


已觉山衣云扑扑,还疑风鬓雪潇潇。

空涧寒探月,高斋客聚星。


霜分破窗白,山献隔帘青。


窥水知僧定,占云识地灵。

龙护空堂钵,云笼古殿灯。


经窗僧待月,茶井客敲冰。


惊雁回峰影,疏星亚塔层。

飞瀑长松画有神,香山高会俨传真。


于今江上称樵者,他日图中添一人。

坛畔苍松缀紫苔,远公曾记昔年栽。


不教秀色流华屋,只放疏阴覆讲台。


愁为石化将鳞去,喜作涛鸣杂梵来。

绀殿依岩匝,金题拂露明。


因从月下坐,翻拟雪中行。


夜觉诸缘息,秋闻万窍鸣。

大唐受历三百年,文士辈出俱可传。


情虽妩媚中骨鲠,当时只有香山贤。


香山年少谪湓浦,卧听琵琶心独苦。

旧事凄凉尚可寻,断碑闲卧草深深。


凌风阁下槎牙树,当日人疑是水沈。

南山奕奕通丹禁,北阙峨峨连翠云。


岭上楼台千地起,城中钟鼓四天闻。


旃檀晓阁金舆度,鹦鹉晴林采眊分。

白光生,青□至,红辉总好。
腾玄耀妙黄深奥。
般般彩色,把明珠覆焘。

当年绚烂极西郊,咫尺宸居雨露饶。


供帐曹司纷百局,传呼灯火接三霄。


何时秋梦惊铜辇,剩有春风到柳条。

秋光全为一山浓,磊落嵚㟢十万松。


未远雍乾明圣世,犹馀林壑帝王容。


时危强兴成佳会,地胜逢辰起旧慵。

马上游人隔苑墙,天家未肯纵春阳。


轻寒轻暖鸟声转,无雨无风花命长。


香殿云烟随凤辇,交旗日月耀龙章。

我来南经几山过,马行似冲山色破。


风烟席卷嵓穴开,涧花萦回水流左。


悬崖仿佛闻松声,下瞰幽深鸟飞堕。

千峰拥黛出凭栏,涿鹿苍苍指掌看。


落日徐收天地色,飞泉不断古今寒。


坐来清梵弥三界,行尽丹梯隐百盘。

白云深锁上方幽,蹑屐无劳问惠休。


竹里布金千月至,松间鸣玉片泉流。


谈经石听蟾蜍转,卓锡天回罔象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