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冬十二月岁辛丑,我初从政见鲁叟。


旧闻石鼓今见之,文字郁律蛟蛇走。


细观初以指画肚,欲读嗟如钳在口。

张生手持石鼓文,劝我试作石鼓歌。


少陵无人谪仙死,才薄将奈石鼓何。


周纲凌迟四海沸,宣王愤起挥天戈。

周宣大猎兮岐之阳,刻石表功兮炜煌煌。
石如鼓形数止十,风雨缺讹苔藓涩。


今人濡纸脱其文,既击既扫白黑分。

韩公不鸣老坡谢,世间神物霾寒灰。


我来北雍抚石鼓,坐卧其下三徘徊。


周宣秉旄奠八柱,岐阳大狩鞭风雷。

昔闻石鼓在太学,鼓形穹窿石荦峃。


髫年释褐随班行,未识研覃与扬榷。


始官翰林岁分献,晚以代祀观尤数。

地盘山鸡犹可像,坎坎砰砰随手长。


夜半高楼沉醉时,万里踏桥乱山响。

崇牙枞枞,贲鼓逢逢。
始作之以荆衡底贡之新革,试叩之以巴蜀故产之孤桐。


雷震一声草木拆,蠖信其屈龙起蛰。

我来太学谒孔庙,下观戟门石鼓陈。


之罘诅楚几埋没,此石照耀垂千春。


苔昏藓涩读难下,虫雕鸟剥细不分。

范铜作鼓叶律吕,牯牛下拜鼍起舞。


问渠拜舞何所为,自幸有皮无足取。


范成悬在海王祠,一雄一雌相耳语。

山庵有钟复有鼓,厥声可闻不可睹。
我来欲借一回看,问取灵泉老庵主。


主人手执须弥椎,共上千峰万峰去。

咸丰四年黔始乱,播州首祸连群苗。
列郡扰攘自战守,盘江尺水生波涛。


府兵远出连城陷,合围呼啸姎徒骄。

世间相传墨薮书,五十六种名目奇。


中有岐阳石鼓迹,籀文千载存风规。


周道中兴震威武,五年巡狩修上仪。

岐阳石鼓传周宣,神武尚纪中兴年。
抠衣曾肃文庙拜,访古更读昌黎篇。
车攻马同事已往,俯仰遗迹心茫然。
我生巳年月在丑,至今已成六十叟。
人间岁月信如流,金乌飞腾玉兔走。
亮无上药驻颓龄,空有虚名挂人口。
辛丑二年驾黄龙,抚摩河伯鞭驱风。
朝发夕至见铜鼓,铜鼓簴县神上宫。
初见殊形胆若怯,跂翼古异心推崇。
石鼓石鼓。
悲哉下土。
自我来观。
周原石鼓奇且綍,几年踪迹沈蓬莱。
世遥几得睹拓本,残章断碣如琼瑰。
何人辇载逾千里,至今照耀黄金台。
成均桥门列者石,相传周宣员猎迹。
蓊勃时时云气生,倒薤依微破苔隙。
仿佛娲皇五色堕,错落星辰尚堪摘。
忠定李公有遗印,饮生示我属我歌。
南渡业已弃淮汴,拈韵谁克希阴何。
印方四面一寸许,字体柳脚兼虞戈。
奇渥温氏国祚销,赤眉铜马如猬毛。
寿辉文俊相继没,士诚友谅争咆哮。
陈氏沔阳渔人子,比似张氏尤虎视。
三月既望日在丑,入山独访杜陵叟。
执经愿逐彭戴游,登门忽作籍湜走。
贱子半生俗生骨,先生一见笑开口。
革雍涒滩月过午,我官宣化获铜鼓。
村人百指舁升堂,宝气腾腾笼一府。
为言耕耨万山中,夜半风霆啸荒圃。
分野乃究《括地志》,测象乃读《步天歌》。
按歌制器宗内府,缩以六寸精若何。
度想穿月挂秦镜,芒近落日挥鲁戈。
桂君昔拓颜氏鼓,宋生今示秋谷诗。
秋谷诗盖观鼓作,我赋拓本嗟已迟。
手量面径一尺四,雕纹十匝缭绕之。
京畿曩咏岁丁丑,古墨斋名景李叟。
未识残碑苔藓文,今看劲笔龙蛇走。
卓哉好古少京兆,石拓摩挲开笑口。
纪元阳月日丁丑,陟览明陵偕梅叟。
昌平山水形家言,龙虎环抱群奔走。
旧闻日下稽遗编,胜国桥山系众口。
周子示我《筤谷图》,命我试作《筤谷歌》。
开卷琳琅照四壁,先辈名篇尽阴何。
亦欲续貂勉题句,苦吟愿驻鲁阳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