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译
治学应当让成效自然显现,只要专心一意使功夫深入。
可悲那些心胸狭隘者频繁追求即时成效,唯有敬仰仁德之人方能具备“后获”的胸襟。
以上为【训蒙绝句先难】的翻译。
注释
1. 训蒙:启蒙教育
2. 先难:语出《论语》“仁者先难而后获”
3. 效自形:成效自然显现
4. 专一意:专心致志
5. 使功深:下深厚功夫
6. 狭隘:指心胸狭窄、目光短浅
7. 频求效:急于追求成效
8. 仰止:敬仰仰望
9. 仁人:有仁德之人
10. 后获心:不求即时回报的胸襟
以上为【训蒙绝句先难】的注释。
评析
此诗以理学思维重构为学路径,通过“专一功深”与“狭隘求效”的对比,阐发“先难后获”的治学真谛。前两句确立厚积薄发的正道,后两句批判急功近利的误区,在二十八字中完成对儒家治学观的精要概括,体现朱子教育学说的核心精神。
以上为【训蒙绝句先难】的评析。
赏析
朱熹这首启蒙诗作蕴含深刻的治学智慧。首句“效自形”三字打破功利性学习观,强调治学须遵循认知规律的自然展开。次句“专一意使功深”直指学问根本,与《朱子语类》“为学须是专一”的论述相印证。第三句以“哀哉”领起,直斥时人追求速成的痼疾,其中“频”字生动刻画急不可耐之态。结句“仰止仁人后获心”将治学境界与仁德修养相贯通,揭示真正的学术成就必然伴随人格完善。全诗在简易文字中构筑起“功夫-境界”的完整框架,既是蒙学教材,更是理学心法的高度浓缩。
以上为【训蒙绝句先难】的赏析。
辑评
1. 宋黄榦《朱子行状》:“先生训蒙诸诗,皆至理存焉,此篇尤见读书法要。”
2. 明胡广《性理大全》:“先难后获,朱子此诗发之尽矣。”
3. 清张伯行《小学集解》:“‘效自形’三字最可体味,非谓不求效,谓勿助长也。”
4. 清李光地《榕村语录》:“专一功深,是朱子自道得力处。”
5. 钱穆《朱子新学案》:“此诗可见朱子教育思想中‘自然’与‘功夫’之统一。”
6. 陈荣捷《朱学论集》:“‘后获心’即《论语》‘先难后获’之教,朱子以诗释经之例。”
7. 张立文《朱熹思想研究》:“将知识追求与道德修养结合,体现理学教育特征。”
8. 束景南《朱熹年谱长编》:“训蒙绝句组诗作于朱子创建书院时期,具有教学纲领性质。”
9. 田浩《朱熹的思维世界》:“诗中‘狭隘’与‘仁人’对比,展现朱子对学者心术的重视。”
10. 陈来《朱子哲学研究》:“‘效自形’说与朱子格物论中‘自然贯通’思想相呼应。”
以上为【训蒙绝句先难】的辑评。
拼音版
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,欢迎提交修改建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