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轼

北宋文学家、书画家,唐宋八大家之一,眉州眉山(今属四川)人,字子瞻,一字和仲,号东坡居士。苏老泉长子,苏颍滨兄。与父、弟合称“三苏”,故又称“大苏”。宋仁宗嘉祐二年(1057年)进士。嘉祐六年(1061年),再中制科,...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代北寒齑捣韭萍,奇苞零落似晨星。


逢盐久已成枯腊,得蜜犹疑是薄刑。


欲就左慈求拄杖,便随李白跨沧溟。

联镳接武两长身,鹓鹭行中笑语亲。


九子羡君门户壮,八州怜我往来频。


伫闻东府开宾阁,便乞西湖洗塞尘。

言中谋猷行中经,关西人物数清英。


欲过叔度留终日,未识鲁山空此生。


议论凋零三益友,功名分付二难兄。

安西老守是禅僧,到处应然无尽灯。


永夜出游从万骑,诸羌入看拥千层。


便因行乐令投甲,不用防秋更打冰。

北苑传呼陛楯郎,东夷初识令君香。


天山自可三箭取,海国何劳一苇杭。


宣劝不辞金碗侧,醉归争看玉鞭长。

帝城如海欲寻难,肯舍渔舟到杏坛。


剥啄扣君容膝户,巍峨笑我切云冠。


问羊独怪初平在,牧豕应同德曜看。

一声清跸雾开天,百辟心庄岂貌虔。


回顾惊君珠玉侧,同升愧我秕糠前。


徘徊月色留坛影,缥缈松香泛蜡烟。

屋雪号风苦战贫,纸窗迎日稍知春。


正如薝卜林中坐,更对芙蓉城里人。


昨想玉堂空冷彻,谁分银榼送清醇。

自甘茅屋老三间,岂意彤庭缀两班。


纸落云烟供醉后,诗成珠玉看朝还。


谁言载酒山无贺,记取啼乌巷有颜。

若人如马亦如班,笑履壶头出玉关。


已入西羌度沙碛,又从东海看涛山。


识君小异千人里,慰我长思十载间。

老入明光踏旧班,染须那复唱阳关。


故人飞上金銮殿,迁客来从饭颗山。


大笔推君西汉手,一言置我二刘间。

青衫别泪尚斓斑,十载江湖困抱关。

老去上书还北阙,朝来拄笏看西山。

相从杯酒形骸外,笑说平生醉梦间。

流落江湖万里归,相逢自慰已差池。


初闻好句惊人倒,悔过东庭识面迟。


握手宁知无贺监,结交谁复许袁丝。

滔滔四海我知津,每愧先生植杖芸。

自少多言晚闻道,从今闭口不论文。

滟翻白兽樽中酒,归煮青泥坊底芹。

仙风入骨已凌云,秋水为文不受尘。


一噫固应号地籁,馀波犹足挂天绅。


买牛但自捐三尺,射鼠何劳挽六钧。

东坡已报六年穰,惆怅红尘白首郎。


枕上溪山犹可见,门前冠盖已相忘。


故人年少真琼树,落笔风生战堵墙。

身世相忘久自知,此行闲看古黄腄。


自非北海孔文举,谁识东莱太史慈。


落笔已吞云梦客,抱琴欲访水仙师。

不学孙、吴与《六韬》,敢将驽马并英豪。


望穷海表天还远,倾尽葵心日愈高。


身外浮名休琐琐,梦中归思已滔滔。

万松谁种已摐摐,半岭苍云映此邦。


露重珠璎蒙翠盖,风来石齿碎寒江。


浮空两竹横南阁,倒景扶桑射北窗。

别时酒盏照灯花,知我归期渐有涯。


去岁渡江萍似斗,今年并海枣如瓜。


多情明月邀君共,无价青山为我赊。

先生依旧广文贫,老守时遭醉尉嗔。


汝辈何曾堪一笑,吾侪相对复三人。


黄鸡催晓凄凉曲,白发惊秋见在身。

青泥赤日午相烘,走访船窗柳影中。


辍我东坡无限睡,赏君南浦不赀风。


坐观邸报谈迂叟,闲说滁山忆醉翁。

不似杨枝别乐天,恰如通德伴伶玄。


阿奴络秀不同老,天女维摩总解禅。


经卷药炉新活计,舞衫歌扇旧因缘。

仿佛曾游岂梦中,欣然鸡犬识新丰。


吏民惊怪坐何事,父老相携迎此翁。


苏武岂知还漠北,管宁自欲老辽东。

代北初辞没马尘,江南来见卧云人。


问禅不契前三语,施佛空留丈六身。


老去山林徒梦想,雨馀钟鼓更清新。

不用山僧导我前,自寻云外出山泉。


千章古木临无地,百尺飞涛泻漏天。


昔日菖蒲方士宅,后来薝卜祖师禅。

优钵昙花岂有花,问师此曲唱谁家。


已从子美得桃竹,不向安期觅枣瓜。


燕坐林间时有虎,高眠粥后不闻鸦。

香山居士留遗迹,天竺禅师有故家。

空咏连珠吟叠璧,已亡飞鸟失惊蛇。

林深野桂寒无子,雨浥山姜病有花。

七千里外二毛人,十八滩头一叶身。


山忆喜欢劳远梦,地名惶恐泣孤臣。


长风送客添帆腹,积雨浮舟减石鳞。

清溪电转失云峰,梦里犹惊翠扫空。


五岭莫愁千嶂外,九华今在一壶中。


天池水落层层见,玉女窗虚处处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