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稹

元稹,字微之,别字威明,唐洛阳人(今河南洛阳)。父元宽,母郑氏。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,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。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“新乐府”。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“元白”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天骥失龙偶,三年常夜嘶。


哀缘喷风断,鹖旦含霜啼。


长恐绝遗类,不复蹑云霓。

仙凤翠皇死,葳蕤光彩低。


非无鸳鸾侣,誓不同树栖。


飞驰岁云暮,感念雏在泥。

自古谁不死,不复记其名。


今年京城内,死者老少并。


独孤才四十,仕宦方荣荣。

春月虽至明,终有霭霭光。


不似秋冬色,逼人寒带霜。


纤粉澹虚壁,轻烟笼半床。

张璪画古松,往往得神骨。


翠帚扫春风,枯龙戛寒月。


流传画师辈,奇态尽埋没。

双雉在野时,可怜同嗜欲。


毛衣前后成,一种文章足。


一雉独先飞,冲开芳草绿。

州城迥绕拂云堆,镜水稽山满眼来。


四面常时对屏障,一家终日在楼台。


星河似向檐前落,鼓角惊从地底回。

经过二郡逢贤牧,聚集诸郎宴老身。


清夜漫劳红烛会,白头非是翠娥邻。


曾携酒伴无端宿,自入朝行便别春。

蹇驴瘦马尘中伴,紫绶朱衣梦里身。


符竹偶因成对岸,文章虚被配为邻。


湖翻白浪常看雪,火照红妆不待春。

论才赋命不相干,凤有文章雉有冠。


羸骨欲销犹被刻,疮痕未没又遭弹。


剑头已折藏须盖,丁字虽刚屈莫难。

荣辱升沉影与身,世情谁是旧雷陈。


唯应鲍叔犹怜我,自保曾参不杀人。


山入白楼沙苑暮,潮生沧海野塘春。

忆昔西河县下时,青山憔悴宦名卑。


揄扬陶令缘求酒,结托萧娘只在诗。


朱紫衣裳浮世重,苍黄岁序长年悲。

天门暗辟玉琤鍧,昼送中枢晓禁清。


彤管内人书细腻,金奁御印篆分明。


冲街不避将军令,跋敕兼题宰相名。

前途何在转茫茫,渐老那能不自伤。


病为怕风多睡月,起因花药暂扶床。


函关气索迷真侣,峡水波翻碍故乡。

昔年我见杯中渡,今日人言鹤上逢。


两虎定随千岁鹿,双林添作几株松。


方瞳应是新烧药,短脚知缘旧施舂。

三千里外巴蛇穴,四十年来司马官。


瘴色满身治不尽,疮痕刮骨洗应难。


常甘人向衰容薄,独讶君将旧眼看。

鹦心明黠雀幽蒙,何事相将尽入笼。


君避海鲸惊浪里,我随巴蟒瘴烟中。


千山塞路音书绝,两地知春历日同。

旧与杨郎在帝城,搜天斡地觅诗情。


曾因并句甘称小,不为论年便唤兄。


刮骨直穿由苦斗,梦肠翻出暂闲行。

闻君西省重徘徊,秘阁书房次第开。


壁记欲题三漏合,吏人惊问十年来。


经排蠹简怜初校,芸长陈根识旧栽。

西江流水到江州,闻道分成九道流。


我滴两行相忆泪,遣君何处遣人求。


除非入海无由住,纵使逢滩未拟休。

雨滞更愁南瘴毒,月明兼喜北风凉。


古城楼影横空馆,湿地虫声绕暗廊。


萤火乱飞秋已近,星辰早没夜初长。

新政县前逢月夜,嘉陵江底看星辰。


已闻城上三更鼓,不见心中一个人。


须鬓暗添巴路雪,衣裳无复帝乡尘。

忆昔分襟童子郎,白头抛掷又他乡。


三千里外巴南恨,二十年前城里狂。


宁氏舅甥俱寂寞,荀家兄弟半沦亡。

泉溜才通疑夜磬,烧烟馀暖有春泥。


千层玉帐铺松盖,五出银区印虎蹄。


暗落金乌山渐黑,深埋粉堠路浑迷。

处处侯门可曳裾,人人争事蜀尚书。


摩天气直山曾拔,澈底心清水共虚。


鹏翼已翻君好去,乌头未变我何如。

未面西川张校书,书来稠叠颇相于。


我闻声价金应敌,众道风姿玉不如。


远处从人须谨慎,少年为事要舒徐。

为我殷勤卢子蒙,近来无复昔时同。


懒成积疹推难动,禅尽狂心鍊到空。


老爱早眠虚夜月,病妨杯酒负春风。

韦门同是旧亲宾,独恨潘床簟有尘。


十里花溪锦城丽,五年沙尾白头新。


倅戎何事劳专席,老掾甘心逐众人。

万里长鸣望蜀门,病身犹带旧疮痕。


遥看云路心空在,久服盐车力渐烦。


尚有高悬双镜眼,何由并驾两朱轓。

凤有高梧鹤有松,偶来江外寄行踪。


花枝满院空啼鸟,尘榻无人忆卧龙。


心想夜闲唯足梦,眼看春尽不相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