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吕

宋邵武军光泽人,字滨老,一字东老,号澹轩。李纯德子。幼学于从父李郁。年四十弃科举,纵览百家,尤留意《通鉴》。孝宗淳熙六年见朱熹,遂为讲学之友。教人循循善诱。学甚富,尤深于《易》。有《周易义说》、《澹轩集》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吴公骨秀如天人,胸襟落落皆经纶。
少年固已富家学,筮仕聊称梅子真。
挽弓驰马特馀事,智勇未减飞将军。
六月红尘如火烈,朝来一雨炎威歇。
渐看蘋末起凉飔,推上冰轮作清绝。
王孙叱驭欲何之,直向铨曹射佳阙。
行李在门外,驾言归帝都。
三年宰杭州,警敏材有馀。
检身不容玷,清冰莹玉壶。
花开哂群芳,叶密相映带。
根移下岩谷,本无尘俗态。
紫萼半含羞,翻嫌污香黛。
正色巧遮藏,天香清可带。
若为忍一噱,耻效嬛薄态。
奴红春事退,绝意矜粉黛。
山花弄春妍,紫雾巧映带。
凝羞香乍吐,颦蹙有馀态。
芍药畏阳艳,愁红争敛黛。
元是第一花,何用争头角。
桃李待春风,妖娆恣轻薄。
幽人似归鸿,浩气胸磊落。
首出万物表,翠芳谁与角。
正色淡无邪,天香清不薄。
旧时对花饮,宁恨霜月落。
影落林塘凹,斜入茅檐角。
月黑缟袂逢,天寒翠袖薄。
世无杜陵人,清吟久零落。
吾慕严子陵,躬耕寄事外。
弗听有道举,安得从郭泰。
耻因粟五斗,陶令腰束带。
悠悠古先酒,曲糵化为醴。
适口固匪他,诗人咏其旨。
岐黄作本草,甘辛味所纪。
拾遗旧隐居,一亩长蓬蒿。
在昔考槃初,择胜得无劳。
羊肠罕人迹,丘壑方自豪。
生人无喜怒,喜怒由外触。
平地有风波,安居多鸩毒。
缅怀先哲士,每用此理烛。
孔子昔当厄,良以桓魋故。
韩信伏胯下,将坛起徒步。
圣贤昔未遇,未免失常度。
君子重进退,大节贵能全。
厥志在冥鸿,耳非闻杜鹃。
县车示优宠,挥金乐耆年。
人心非无常,自为外物禁。
喜怒烈火炽,宠辱铦锋森。
从兹失本然,至理而浮沉。
行尽山岭头,欢喜入乡关。
忆昨冒雨去,寒涩亦多端。
自登粮纲船,出入狗窦宽。
乞籴民宵征,出粜官夙驾。
艰食间填壑,灾星未退舍。
七闽况多山,厥田惟中下。
君侯七闽英,学问早有馀。
年时犹未冠,鼓箧游上都。
文成笔五色,四海仰名誉。
青山不世情,终日独我顾。
修竹岁寒姿,不受纤尘污。
开窗寄数椽,良以二者故。
夜琴响空山,临流水方折。
老仙何处来,欣赏共清绝。
不知卢仝家,还有许风月。
青青窗外松,高下如羽盖。
不论霜雪晨,屹立风雨外。
深根养茯苓,千岁坐可待。
凌空石磴三千丈,匝地瑶林百万花。
自有眼来方见此,直疑身已到仙家。
晦公词翰妙天下,可见元无一点尘。
为问争珠谁得者,须还趯倒净瓶人。
君才端可用于时,努力行将彻主知。
出处到头皆分定,相期于道不须离。
丹枫摄摄挂晨霜,笑指匡庐路许长。
且喜眼中无逐臭,自然心地发清香。
谁怜甲子混泥涂,老钝何能展壮图。
方恨此行垂橐去,辱君赠句当骈珠。
外貌休寻饾座梨,应知石里蕴瑰奇。
从来善相书前史,为识英雄未遇时。
清风明月休论景,翠竹黄花不离禅。
好个赵州关捩子,陶潜欲辩已忘言。
马乳龙须方压架,玉簪罗盖渐平堤。
朅来颇释尘劳念,况有清风入枕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