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一篇破体写哀呻,泪墨模糊两不分。


空识归来陶令句,莫知存殁李华文。


茫茫入梦应迷向,恻恻吞声竟断闻。

斯世非吾世,何乡作故乡。


气犹埋剑出,身自善刀藏。


朴学差成札,芳年欲绾杨。

【其一】


七情万象强牢笼,妍秘安容刻画穷。


声欲宣心词体物,筛教盛水网罗风。


微茫未许言诠落,活泼终看捉搦空。

独来瞻对若为情,碎影疏声世已更。


抢地竹怜生节直,过枝蝉敬举家清。


如翁足吐诗人气,剩我应专热客名。

归计万千都作罢,只有归心不羁马。


青天大道出偏难,日夜长江思不舍。


乾愁顽愁古所闻,今我此愁愁而哑。

破晓鸡声欲彻天,沉沉墟里令无烟。


哦诗直拟陶元亮,误落尘中忽卅年。

不许闲人作好嬉,遨头偏值雨澌澌。


已藏日月仍朝夜,也辨春秋有悦凄。


弃绝自天如覆水,绵连到地只生泥。

【其一】


心如水镜笔风霜,掌故拈来妙抑扬。


月旦人多谭艺少,覃溪曾此说渔洋。


【其二】


纷纷轻薄溺寒灰,真惜暮年迟死来。

活国吾犹仰,探囊智有馀。


名家坚白论,能事硬黄书。


传市方成虎,临渊倘羡鱼。

白骨堆山满白城,败亡鬼哭亦吞声。


熟知重死胜轻死,纵卜他生惜此生。


身即化灰尚赍恨,天为积气本无情。

连朝浓雾如铺絮,已识严冬酿雪心。


积气入浑天未剖,垂云作海陆全沉。


日高微辨楼台影,人静遥闻鸡犬音。

先公宿许老门生,行谊文章异俗情。


旷世心期推栗里,故乡宗派守桐城。


风恬春雨知时霁,潦尽秋潭澈底清。

桃夭李粲逞娉婷,拥立苍官似列屏。


花罅蜂喧方引睡,松颠鹊语忽喷醒。


童心欲竞湖波活,衰鬓难随野草青。

【其一】


弄翰然脂咏玉台,青编粉指更勤开。


偏生怪我耽书癖,忘却身为女秀才。


【其二】


世情搬演栩如生,空际传神着墨轻。

别岁依依似别人,脱然临去忽情亲。


寸金那惜平时值,尺璧方知此夕珍。


欲借昏灯延急景,已拚劫火了来春。

伤春伤别昔曾经,木石吴儿渐忏情。


七孔塞茅且浑沌,三星钩月不分明。


闻吹夜笛魂犹警,看动风幡意自平。

清明时节雨昏沉,名唤清明滥到今。


也似重阳无实际,满城风雨是重阴。

肉山忽释火云忧,爽气登教滞暑收。


月淡翻输常夜皎,风凉趁作后时秋。


老知节物非吾事,馋愧杯盘与妇谋。

海内文章孰定评,观书月眼子能明。


年来渐似欧阳九,不畏先生怯后生。

不容灯火尽情明,禁绝千家爆竹声。


几见世能随历换,都来岁尚赚人迎。


老饥驱去无南北,永夜思存遍死生。

曾闻烧烛照红妆,守岁情同赏海棠。


迎送由人天梦梦,故新泯界夜茫茫。


污巵敝屣行将弃,残历寒炉黯自伤。

渐收残照隐残峦,鸦点纷还羡羽翰。


暝色未昏微逗月,奔流不舍远闻湍。


两言而决无多赘,百忍相安亦大难。

听雨居然此亦缕,潇潇心上合添秋。


空因居独生深念,未为闲多得小休。


清苦数峰看露立,蒸腾一突对冥搜。

袷衣负手独巡廊,待旦漫漫夜故长。


盛梦一城如斗大,掐天片月未庭方。


才悭胸竹难成节,春好心花尚勒芳。

卷袖围裙为口忙,朝朝洗手作羹汤。


忧卿烟火熏颜色,欲觅仙人辟谷方。

天上何所见,为君试一陈。


云深难觅处,河浅亦迷津。


鸡犬仙同举,真灵位久沦。

欲息人天籁,都沉车马音。


风铃呶忽语,午塔闲无阴。


久坐槛生暖,忘言意转深。

树喧虫默助凄寒,一掬秋心揽未安。


指顾江山牵别绪,流连风月逗忧端。


劳魂役梦频推枕,怀远伤高更倚栏。

梦觉须臾抚大槐,依然抑塞叹奇才。


放歌斫地身将老,忍泪看天意更哀。


待定微波姑伫立,伤歧前路小迟回。

春水生宜去,青天上亦难。


西江望活鲋,东海羡逃鳗。


送远自崖返,登高隔陇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