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卧闻禅老入南山,净扫清风五百间。


我与世疏宜独往,君缘诗好不容攀。


自知乐事年年减,难得高人日日闲。

银台金阙夕沈沈,独宿相思在翰林。


三五夜中新月色,二千里外故人心。


渚宫东面烟波冷,浴殿西头钟漏深。

人各有一癖,我癖在章句。


万缘皆已消,此病独未去。


每逢美风景,或对好亲故。

我是知君者,君今意若何。


穷通时不定,苦乐事相和。


东蜀欢殊渥,西江叹逝波。

无钱溪女亦留鱼,有雨东家每借驴。


藜粥数匙晨压药,松肪一碗夜观书。


黄紬被暖闲无厌,白布衫长乐有馀。

自闭庵门不点灯,惰耕村叟罢参僧。


一生已是胶黏日,投老安能夏造冰。


顽面敢辞乾汝唾,蔬餐聊得曲吾肱。

身愈龙钟发愈稀,流年冉冉迫残晖。


读书十纸勤虽在,上树千回事已非。


仗马曾鸣宜取斥,牧羝虽乳亦忘归。

金尊玉瀣有何好,不堪生世匆匆老。


朱颜忽已谢晨镜,白骨行看闭秋草。


骇浪嵯峨风作之,蛟龙血人以为嬉。

马目山头雨脚昏,龙津桥下浪花翻。


年丰郡僻无公事,一炷清香昼掩门。

春半寒初退,更阑睡不成。


褰裳偶独起,曳履得徐行。


月上鸟未宿,水深蛙乱鸣。

山月明如昼,江风冷似秋。


衰迟亦可叹,幽独自成愁。


斗柄垂江渚,笳声下戍楼。

僻郡荒山下,高斋寒雨中。


微波生酒绿,短焰拥炉红。


学废悲身老,民穷祝岁丰。

幽居草木深,蒙笼蔽窗户。


鸟语知天阴,蛙鸣识天雨。


亦复命樽酒,欣兹却烦暑。

老大世情薄,掩关外郊原。


英英少年子,谁肯过我门。


宿云屯朝阴,暑雨清北轩。

一年秋半月偏深,况就烟霄极赏心。


金凤台前波漾漾,玉钩帘下影沈沈。


宴移明处清兰路,歌待新词促翰林。

帘深巧为隔朝暾,竹密时能引雀喧。


朝罢宿酲还续梦,静中诸妄稍归根。


坐曹闻道仍分省,出沐谁当与比轩。

故人遗我酒,气味芳以清。


置之屋壁间,兴至时一倾。


银杯度一合,三釂已彻觥。

罢官卧穷巷,值此云物稠。


连延经旬雨,城市欲行舟。


柱础变坳塘,瓦沟成暴流。

寒极则有暑,晦久则有明。


开辟迄今兹,此理信可凭。


炎炎者易灭,巍巍者必倾。

仇香竭力奉双亲,孝感于天得此坟。


众石中藏一抔土,来山面对五峰云。


龟鸾远近参差见,龙虎低昂左右分。

素秋倏欲杪,鹑火亦已中。


霏微值零雨,黯淡悲西风。


出庭落叶下,古木寒条空。

惯忍饥穷即圣贤,松心玉质未贞坚。


苦无知己庸何憾,断不逢人便乞怜。


龟鹤算高终老死,星辰位定有推迁。

谁欤载笔掌丝纶,雾雨何伤隐豹文。


绝望都俞参稷契,劣能损益记周殷。


蠹残书册犹堪觑,草没阶除尽不耘。

蚁溃金堤薄俗颓,圣门谁与嗣云来。


良难托讽追风雅,只可微辞纪定哀。


有志向能穿虎石,无疑今始悟蛇杯。

诗来似诉屈原醒,阿堵于公颇不庭。


白水真人从断绝,丹元童子尚神灵。


秋眠簟未捐桃竹,晚食齑应胜韭萍。

舞燕歌莺子所无,不无灯照短檠书。

酒来形影相酬酢,诗就烟霞共卷舒。

八极渺茫供傲睨,一襟空洞极恢疏。

何处它年寄此生,山中江上总关情。


无端绕屋长松树,尽把风声作雨声。

醉即高眠醒便歌,世人无计奈吾何。


一飧鱼菜欣然饱,双眼莺花到处多。


梦里乾坤谁束缚,闲中风月任差科。

北风黄叶拥柴关,扪腹徐行且任闲。


谁把一麾留白日,仍将七尺施青山。


玉门都护求归印,司马江州泣赐环。

方床细簟少尘埃,午倦抛书蝶使催。


蕉影瞢腾勾暂住,竹声敲戛唤仍回。


主盟风月应谁让,领略江湖未有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