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闲愁那到野人边,万事元知合付天。


尽醉仅能三龠酒,新寒未办一铢绵。


邻僧每欲分斋钵,庙史犹来索社钱。

病叟徜徉古泽边,横林摇落暮秋天。


鸣鸠雨后却呼妇,飞雀霜前先著绵。


抱被每投僧榻宿,卷书时当酒家钱。

心溷元知面合团,愚公骨相却酸寒。


云山万叠犹嫌浅,茆屋三间已觉宽。


菜长何妨供小摘,花开聊得助幽欢。

数间破屋住荒郊,暑雨时须自补茅。


多病篇章无杰思,长闲樵牧有新交。


荒唐但向先师愧,肮脏宁辞薄俗嘲。

策府还家又五年,心常无事气常全。


平生本不营三窟,此日何须直一钱。


雨霁桑麻皆沃若,地偏鸡犬亦翛然。

尘抱年来尽扫空,柴门幽事与谁同。


水生初涨一溪绿,花落已浮千点红。


愁赖橐泉存旧法,困凭顾渚策新功。

残年冉冉返丘园,败屋萧萧长子孙。


久悔文辞妨大学,偶因忧患得玄门。


扶持后死知天幸,容养无能荷国恩。

物我年来已两忘,萧然湖曲一茆堂。


身闲自与俗子远,睡美不知秋夜长。


馀禄正应齑瓮在,宿酲时卧酒垆傍。

秋江菰菜喜新尝,盐酪亲调匕箸香。


但有长腰吴下米,岂须细肋大官羊。


青衫昔悔尘中老,白发今宜静处藏。

此身漂荡等流槎,又向江村送岁华。


急雨遇寒凝作雪,明灯无灺结成花。


座悬镜古森毛发,瓯聚茶香爽齿牙。

陋巷无心长草莱,柴门偶自不曾开。


馀龄渐迫诸孙长,徂岁将穷积雪来。


旦欲燎衣无宿烬,暮思赪颊但空罍。

鲍郎山前烟雨昏,疏灯小市愁偏门。


上船初发十字港,鼓棹忽过三家村。


孤鸾对镜空自感,老龟支床何足论。

风吹芦荻声飕飕,晚潮入港浮孤舟。


老民已扫市朝迹,造物全付江湖秋。


项里庙前是鱼市,禹会桥边多酒楼。

白首还乡厌蕨薇,伥伥自叹欲畴依。


门庭不扫稀迎客,砧杵无声未赎衣。


达士共知生是赘,古人尝谓死为归。

小筑园林浅凿池,身闲随事得游嬉。


幽花折得露犹湿,嘉木移来根不知。


小蝶弄晴飞不去,珍禽喜静语多时。

满榼芳醪手自携,陂湖南北埭东西。


茂林处处见松鼠,幽圃时时闻竹鸡。


零落断云斜鄣日,霏微过雨未成泥。

少年误计慕浮名,更事方知外物轻。


身誓生生辞禄食,家当世世守农耕。


授时尧典先精读,陈业豳诗更力行。

筑陂下麦晚归来,围火烘衣始此回。


但得诸孙传素业,真无一事挂灵台。


井桐叶落垂垂尽,篱菊花残续续开。

颓然兀兀复腾腾,万事惟除死未曾。


无奈喜欢闲弄水,不胜顽健远寻僧。


唤船野岸横斜渡,问路云山曲折登。

七泽三巴日月长,即今万事付茫茫。


结庐穷僻新知少,属疾沉绵旧学荒。


中夜饭牛初上阪,千年化鹤复还乡。

耄岁谁知困不苏,每虞黠鬼笑狂图。


陶公老去但浊酒,管老归来惟白襦。


不逐儿童觅兼味,且随邻曲了残租。

邻里西成例少苏,贫家生业得徐图。


虽非五鼎岂无食,未办复裈犹著襦。


牢彘渐肥堪奉祭,耕牛已买不求租。

八十年前一炷香,依然馀习未全忘。


旧缘入静多扃户,近为精思别置床。


篝火古铛煎桧蜜,汲泉小瓮酿松肪。

学道已非生死流,极知心外更何求。


理穷性尽命亦至,气住神全形自留。


大药一炉真度世,孤桐三尺可忘忧。

行年耄及卧蜗庐,山水登临亦已疏。


无可奈何犹食粟,未能免俗学浇蔬。


蓬门时接渔樵话,尘几聊存种树书。

愈老愈知生有涯,此时一念不容差。


身如病鹤长停料,心似山僧已弃家。


高枕时时闻解箨,卷帘片片数飞花。

偶扶藜杖过傍村,却倚禅床坐小轩。


日落鸦栖津树暗,人归鹤踏钓船翻。


挽弓从笑识丁字,刺绣终胜倚市门。

短发飕飕彻顶凉,悠哉随处据胡床。


但怜鹊影翻残月,不恨蝉声送夕阳。


门巷阴阴桐叶暗,汀洲漠漠藕花香。

暮年事业转悠悠,尽日投竿杜若洲。


世上漫言天爱酒,古来宁有地埋忧。


全家只合云山老,万事空惊岁月遒。

病眼犹堪阅世人,难将雪鬓著乌巾。


囊中钱尽罢沽酒,涧底雨寒愁束薪。


老子那辞徙牛屋,痴人自喜拜车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