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天宝胡兵陷两京,北庭安西无汉营。


五百年间置不问,圣主下诏初亲征。


熊罴百万从銮驾,故地不劳传檄下。

傍水依山结草庐,案头长贮活人书。


不知施药功多少,仙杏花开锦不如。

一重空翠一重烟,楼阁三层小洞天。


才子最宜花眷属,仙人兮结月婵娟。


那无俊语酬春色,如此闻根亦破禅。

叶叶浓愁寸寸阴,碧云天末澹疏吟。


年时忆听同峰雨,人与芭蕉一样心。

枣花帘额暝烟低,清绝疏寮见旧题。


满径苔□人迹少,仙禽□过竹枝西。

雨过空亭听乱流,无人渔钓鉴湖秋。


晚风夕照闲如洗,明月依稀上白头。

扁舟载得秋多少,荡过闲云又荡风。


曾记荻花枫叶外,斜阳输我醉颜红。

爱掬溪泉浣砚尘,溪花俱晕墨痕春。


可知真砚何曾损,七客于中认主宾。

攓云一径澹风漪,翠筱萧萧冷砚池。


便仿宋书佥片瓦,官私不许怒蛙知。

凉散碧梧影,横琴每夕昏。


静涵千涧水,坐送隔溪云。


仙乐钧天梦,秋声落雁群。

为得风骚趣,柴门迥不开。


人从尘外见,诗向静中来。


消息须微悟,推敲别有才。

菜市喧时窗透明,饼师叫后药煎成。


闲居日出都无事,惟有开门扫地声。

北砦教回挝鼓远,东禅饭熟打钟频。


小童三唤先生起,日满东窗暖似春。

起傍东窗手把书,华颠种种不禁梳。


朝餐欲到须巾裹,已有重来晚市鱼。

巷南敲板报残更,街北弹丝行诵经。


已被两人惊梦断,谁家风鸽斗鸣铃。

云斋曾宿借方袍,因说浮生大梦劳。


言下是非齐虎尾,宿来荣辱比鸿毛。


孤舟千棹水犹阔,寒殿一灯夜更高。

忆陪金盏醉红颜,回首风光杳霭间。


老去未忘三级浪,近来频梦八重关。


云烟旧路到何日,灯火虚堂真似山。

晓陌行车过,交相叹且惊。


荀龙闻一蜕,穆骏失全鸣。


不复中书直,空馀左史成。

昨时宾晏地,今见穗纬遮。


栖室那因鵩,从杯不为蛇。


曾无越人术,意起汉臣嗟。

算数曾无据,仁人亦莫闻。


很愚多至老,兰桂苦先焚。


不竟千秋恨,还如万里分。

使虏尝专对,江湖谪几年。


始看还近侍,遽此隔重泉。


沃酒酒空满,托词词谩传。

平生交友泪,又哭寝门前。


鲁叟不言命,楚人空问天。


月沉沧海底,星陨太微边。

人盛必有衰,物生须有死。


既见身前人,乃知身后事。


身前人能兴,身后事岂废。

人破须至护,物破须至补。


补护既已多,卒归于败露。


人有人之情,物有物之理。

晓色青烟万瓦间,飞谯极望尽通阛。


轮音闹过丛台市,岁计多于畏垒山。


猎路向寒鹰眼疾,戍亭无事犬声闲。

湖丝细嫩婴儿发,水光滟滟春云洁。


凭将圣手劈秋毛,巨斧划开枯筒节。


十日一眼九日眉,幻出白毫光满月。

小隐丹壶时凭栏,它年兴在跨黄班。


不妨游戏橘中乐,政尔经营湖上山。


谁识胸怀容万顷,聊将身世寓三间。

蒙蒙海气几重楼,闽海孤帆粤海收。


绝岛流离归故国,本朝豪杰数炎州。


万家楚蜀生呼佛,百战苏常死未侯。

一曲清江几画楼,水松阴里暑全收。


孟尝去后珠仍海,宋璟来时瓦此州。


万斗量花持互市,十年种果等封侯。

岭云海日署吾楼,潦倒平生万念收。


孔雀文章惭越客,鹧鸪言语爱南州。


贲隅桂树名他郡,大庾梅花姓故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