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卜日家祭灶,牲肥酒香清。


分胙虽薄少,要是邻里情。


众起寿主人,一觥潋滟倾。

镜湖有隐者,莫知何许人。


出与风月游,居与猿鸟邻。


似生结绳代,或是葛天民。

仕如柳柳州,笺奏典仪曹。


君恩笃始终,赐骸老东皋。


历观亲党间,如我亦已遭。

郊居四十年,草木日夜长。


乔松已偃盖,稚松出蓁莽。


儒生学仁义,敢废自培养。

吾常慕昔人,石介与王令。


挑灯读其文,奋起失衰病。


吾徒宗六经,崇雅必放郑。

劲风东北来,茆屋吹欲裂。


出门有奇观,湖上千峰雪。


日高炊未具,岁晚衣百结。

成童入乡校,所愿为善士。


富贵本邂逅,不遇亦已矣。


生轻名义重,固守当以死。

汉祸始外戚,唐乱基宦寺。


小人计已私,颇复指他事。


公卿恬骇机,关河入危涕。

天下不难一,孰能凝使坚。


自古功已成,或散如飞烟。


惟唐用房魏,规模三百年。

君子亦有慕,不慕要路津。


君子亦有耻,不耻贱与贫。


风俗未唐虞,诗书非一秦。

老夫畏热饭不能,先生馈肉香倾城。


霜刀削下黄水精,月斧斫出红松明。


君家猪红腊前作,是时雪没吴山脚。

兹图稍似少陵诗,微风吹雨出鱼儿。


尺梢讵许牛涔活,远水何劳象队移。


是处有鱼争聚网,画心无獭稳摇鬐。

王制宜人不厌奇,诸臣陈力已心驰。


簿书期满观中秘,弼教功成望百揆。


钱谷兵刑非相事,股肱耳目有新司。

文武途分或掎轻,封疆事急且观兵。


公侯久废干城选,军旅初因俎豆行。


六艺成名先执射,七书传塾已为经。

足兵足食总难齐,骄子未欢饥子携。


不惜琼林收散卒,岂无膏泽下残黎。


牛羊视久须刍牧,将帅思深尚鼓鼙。

宵衣明主值多难,朝市相逢策治安。


止辇求言劳汉帝,诘戎立政想周官。


处囊一遂夸锥脱,投笔千人说剑寒。

千载筹胡指顾中,清宵读史念车攻。


大原薄伐中兴伟,沙漠深藏远略雄。


唾手辽云心未已,系缨北阙事堪同。

丈夫投笔计封侯,孺子逢桥已遇留。


飞食莫凭封万相,坐帷须拟决千筹。


清宵几对风云色,何日能忘天地忧。

忧时注将总偏词,昧昧何如一个思。


淮蔡深谋全倚度,西人寒胆独称琦。


公孙阿世终蒙落,司马闻边始戒夷。

星车夕发遂河干,来往征途异暑寒。


城野秋残闻见改,堂阶地隔怨咨难。


郑图欲献须多绘,贾策方成仰乙观。

东风易阴晴,一雨晓便止。


舍舟欣徐行,乌鹊声为喜。


岧峣石林谷,苍翠间红紫。

一叶飘残暑,蛩声唤晚愁。


征人正南望,大火复西流。


莫以边城月,来窥乞巧楼。

黄山孤山,不孤而孤,孤而不孤。
孤与不孤,各有其境,各有其图。
书生业辞艺,不为觅科举。
胸中负器识,笔下有今古。
君看阿房赋,岂是布衣语。
安陆玉女泉,寒流隐丛薄。
骊山华清泉,显贵颇昭焯。
二泉仙所留,暖气注潺灂。
车历辘,车历辘,驴牛逐逐双转毂。
可怜喘汗更鞭朴,行到深更鞭转速。
老夫平生苦晕眩,两手扶头身蹙缩。
诗仙逸气舒长虹,一洗万古凡马空。
五车蠹字勤且攻,不肯区区辨鱼虫。
雪中鹤氅如王恭,谁能低唱深帘栊。
天风袅袅吹琼佩,缠鬓海山云雾气。
胸中块垒不宜人,腕底河山惟赚泪。
荒城野水飘蓬地,自有芳怀相妩媚。
忆我昨选胜,瓶锡来苍山。
上岩豁万里,下峡穷重玄。
谓此已胜绝,可以无梅川。
年过五十苦思归,明哲由来识事机。
江海多愁华发早,庙堂无路壮心违。
甘棠楚甸遗思远,归旐闽天带恨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