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浮云飞尽见青天,拄杖闲拈瘦倚肩。


渐喜绿秧分䆉稏,又看画柱坼秋千。


鸡豚杂遝祈蚕社,鼓笛喧哗竞渡船。

仙人空山居,道意妙群物。


度世君则然,修身吾岂不。


飞行仰云路,趺坐探理窟。

清溪何迢迢,上有千仞山。


山中学仙侣,白石为门关。


丹经苦吟哦,至道穷跻攀。

端居屏尘虑,万事付一尊。


客来语世故,举白当浮君。


超摇谢众甫,噂沓从诸孙。

青山背夕阳,兹景公所爱。


虚堂日落时,迁坐一解带。


岚分疑有处,鸟度知无碍。

夜吟招隐诗,月落寒泉井。


自非千载人,谁与共清景。


散发心朗寥,凝神味渊永。

我居深山中,茅舍破不补。


上见风搅林,下有云承宇。


闻公落新宫,户牖不可数。

西山一何高,云气出寒麓。


中有无事人,鸣泉绕茅屋。


宴坐今几何,无以媚幽独。

君侯嗜图史,插架何其多。


徙居三十乘,流汗几橐驼。


千载谁晤语,端居自弦歌。

门前车马客,无非朝大夫。


问公独何事,中岁遽此图。


长安二三公,发白形枯臞。

高人山水心,结习自无始。


五亩江上园,清阴遍桃李。


一堂聊自娱,三径亦可喜。

窗户风凉四面开,陶公爱晚上高台。


中庭不热青山入,野水初晴白鸟来。


静思道心缘境熟,粗疏文字见诗回。

精祷龙渊默感通,寸诚端可格苍穹。


驱除旱暵千峰翠,洒濯焦枯百谷丰。


可喜盍亲尊酒渌,成霖未放海云红。

海陵城里春正月,海畔朝阳照残雪。


城中有客独登楼,遥望天边白银阙。


白银阙下何英英,雕鞍绣毂趋承明。

六逸中无李谪仙,诗筒忽得旧临川。


枝芳又类燕山桂,马立欣瞻刺史天。


公似虞臣宜作牧,我惭鼠技滥烹鲜。

瓜熟东湖日,长怀别故人。


忽传舟楫近,先寄墨题新。


远候轻千里,幽居少四邻。

独步当年贤士关,青衫初试□官闲。
好怜归去龙钟者,五世题名在道山。
官憎诗过好,人亦忌才多。
君子自如此,伊人其奈何。
单裘千日醉,短发百年歌。
志士何曾耻把关,忠臣本自不言闲。
策勋他日阵间阵,莫忘今朝山上山。
出郭湖光满,转山湖影凉。
得名因太白,起废自刘郎。
石镜三更见,荷花一丈长。
不赴郡楼宴,能过野寺门。
抚循悲节物,飘泊任乾坤。
瘴雾经霜尽,溪潮向晚浑。
雨多晴少恐妨农,相劝欣逢日出东。
烟蔼已收霄汉外,江山如在画图中。
相看且喜头俱白,一醉休辞颊暂红。
频水蒙峰也未深,一风刚足浣尘襟。
贪书稚子篝松火,抱杖羸翁履桂阴。
岂有离奇邀物色,何须䯈脏薄朝簪。
扫迹江门思转深,登临那复暂开襟。
石头烟柳弄晴色,章浦行云生野阴。
佳节偶同人士饮,艾符聊并葛巾簪。
高人别久成疏斥,隔里何缘一聚欢。
塞上谷风初布暖,江南梅雨正生寒。
边储暂尔劳区画,畿甸终然赖屏翰。
征途何有对名花,晓起驱车后日斜。
邂逅故人千里别,仓忙诗思百篇赊。
燕台宝气回银汉,锦水春光散彩霞。
清尊几日泛瑶枝,浩态分明对此诗。
迸泪似牵违约恨,含情重有隔年期。
华堂客散心谁折,紫蓓云连手自移。
绛霞凌晓散晴风,大化潜窥妙物功。
骢马招邀宜解赏,彩鸾夭冶为谁工。
迎人乍喜开新朵,绕砌旋惊拾断红。
盛旦真明圣,平生伏至公。
遭逢不世出,覆露与天同。
谅直诚多勉,谋猷愧罔功。
千古万古道理大,海内海外车书同。
青山看世等过客,白发催人吾已翁。
干戈三载道路断,斤斧一朝林野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