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自昔怀幽赏,今兹得纵探。


长江连楚蜀,万派泻东南。


合水来如电,黔波绿似蓝。

不知远郡何时到,犹喜全家此去同。


万里王程三峡外,百年生计一舟中。


巫山暮足沾花雨,陇水春多逆浪风。

上有万仞山,下有千丈水。


苍苍两崖间,阔狭容一苇。


瞿唐呀直泻,滟滪屹中峙。

当年吊古巴东峡,雪洒扁舟见早梅。


宋玉宅边新酒美,巫山庙下莫猿哀。


樵柯烂尽棋方剧,客甑炊成梦未回。

吾昔与尔辈,读书常闭门。


未尝冒湍险,岂顾垂堂言。


自此历江湖,辛勤难具论。

峡山未到日日愁,峡山已到愁却休。


不是朝来愁便散,愁杀人来山不管。


昨宵远望最高尖,今朝近看云隔帘。

舟行瞿唐口,两耳风鸣号。


渺然长江水,千里投一瓢。


峡门石为户,郁怒水力骄。

峡山偪而峻,峡泉湍以埼。


峡草如毨毛,峡树多樛枝。


峡禽惟杜鹃,血吻日夜啼。

故乡今日友,欢会坐应同。


宁知巴峡路,辛苦石尤风。

棹入黄芦浦,惊飞白鹭群。


霜华浓似雪,水气盛于云。


市远炭增价,天寒酒策勋。

壮夫白首两同年,又继钱塘唱和篇。


十载音书天上雁,一江风雪峡中船。


西州贤守得高适,东观人才推孟坚。

首遇重华辟四门,郡符帅阃误蒙恩。


路经滟滪少陵鬓,草梦池塘灵运魂。


马运敢辞论水陆,兵储未暇议营屯。

丹墀万字中兴策,西蜀人材待细抡。


好把玉蜍留水去,直言莫问近前嗔。

刀耕火种皆丘甲,背负腰缠尽算缗。


独有石翁鱼得计,至今疑是避秦人。

披苔觅字双明健,倚树商诗两鬓皤。


地划天开今几世,往来人物尽消磨。

寥阳殿古琼关启,祇树园深宝盖张。


长啸一声空响答,只疑惊起橘中商。

巴峡头边第一州,竹枝歌里水东流。


盖亭老柳今如此,六一先生几系舟。

水风静处抛船易,山雨晴时着句难。


便向个中占好谶,一程平善过云安。

水上石山森剑铓,水中石屋是鱼房。


秋来水落月未出,鱼眼射波如火光。

水光摇荡碧琉璃,正值斜阳倒照时。


上峡孤舟偏入画,看山两眼欲成痴。


林泉富贵终无极,尘世风波总浪驰。

一峡束江水,千峰不可攀。


庐皆匡氏宅,壁似谢公山。


有迹游方外,何心出世间。

微王大峡何峥嵘,叠嶂层峦碍飞鸟。
石壁排空何可凿,拽云蒸雾无昏晓。
凝思天地始胚胎,清川一道何从来。
天秋万象静,云横乱峰起。
已下微王山,入峡自兹始。
惊湍于此尽,安流澹如砥。
归州女儿采薪归,荷叶遮头雨湿衣。
不怕山边石路滑,竹篮在背走如飞。
黄牛庙下水如弦,白狗峡中数尺天。
百丈牵春上巴蜀,岩花无数照江船。
浃江初过三游洞,天气新调二月风。
樵户人家随处见,仙源云路有时通。
峰峦压岸东西碧,桃李临波上下红。
世传三峡险,吾身适屡往。
荡舟趋洄流,惊涛漾轻浆。
褷峰开复合,青天细如掌。
华发还来照玉溪,斑衣常是梦中啼。
孱陵尺素何时到,家立相如客舍西。
万峰亘巴巫,江势不得展。
乾坤腾怒脉,水石声如喘。
澜翻气弥盛,阪触流愈转。
江流欲无险,峡势尚未平。
峨峨夷陵山,遑肯西南倾。
怒石指上流,力与惊涛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