橐泉在城东,墓在城中无百步。
乃知昔未有此城,秦人以泉识公墓。
昔公生不诛孟明,岂有死之日而忍用其良。
公讳致尧,字正臣。
其先封鄫,鄫亡,去「邑」为氏。
王莽乱,都乡侯据弃侯之豫章家之,盖豫章之南昌,后分为南丰,故今为南丰人。
公讳易占,字不疑,姓曾氏,建昌南丰人。
公以端拱己丑生,卒时庆历丁亥也。
后卒之二年而葬,其墓在南丰之先茔。
公姓沈氏,字文通,世为杭州钱塘人。
初以祖荫补郊社斋郎,举进士于廷中为第一,大臣疑已仕者例不得为第一,故以为第二,除大理评事,通判江宁府。
当是时,公年二十,人吏少公,而公所为卓越已足以动人,然世多未知公果可以有为也。
霞头沈佥事宦游时,有发掘齐景公墓者,迹之,得铜豆三,大花樽二。
豆朴素无奇。
花樽高三尺,束腰拱起,口方而敞,四面戟楞,花纹兽面,粗细得款,自是三代法物。
维舟新历口,步上秣陵阡。
高丘忽嵯峨,宿草迷荒烟。
拜起泪再滴,哀哉不能言。
衡山何巍巍,湘流亦汤汤。
我公独何往,剑履在此堂。
念昔中兴初,孽竖倒冠裳。
理乱由来今古同,覆车那肯戒前踪。
纷纷误国人无数,不昧丹心独此公。
手供蘋蘩当束脩,先登华屋后山丘。
九原尚想师随会,一疏曾经识马周。
盖代勋华云影在,满堂丝竹水声愁。
本意治功徙木,何心党祸扬尘。
报雠岂教行劫,作俑翻成害仁。
百岁谁人巧拙,一丘底处亏成。
半世青苗法意,当年雪竹诗情。
我居在城府,再至俄二年。
岂无山水心,可奈簿领缠。
今晨偶乘兴,适此宾从贤。
丛篁灌木丽霜晴,忠孝岩岩父子名。
举扇西风虽自洁,受遗不至亦何情。
万历甲寅,武陵杨公,以御史奉命理两浙盐䇲,下车武林,首揭于忠肃公墓下,叹曰:“浙中伍大夫、岳武穆,与公鼎立而三,而公祠宇如陋巷矮屋。
无论谒者伛偻几筵,有如公肃仪拥从出入庙中,讵此一丸土,能容数百万风车云马乎?”于是捐俸,命仁和令乔君,鸠聚工料,式增廓之,而此祠岿然,遂成湖上伟观。
公属陈子碑而记之。
公讳誉,字安远,陇西狄道人也。
水行膺运,大启鸿名。
云气降祥,世官命氏。
剑南节度孔目、官征仕郎、行太仆寺典厩署丞张庭询检校,朝议郎、行殿中侍御史颜真卿撰并书。
维唐天宝八载,太岁己丑,夏六月甲午,朔十有五日戊申,银青光禄大夫、守工部尚书、兼御史大夫、蜀郡大都督府长史、上柱国郭公,薨于蜀郡之官舍,春秋五十有九。
皇上闻而悼焉!诏赠太子太师,赙物千匹,米粟千石,官给灵舆,递还东京,所缘葬事,量事官供。
当年蛮锦织梅花,此日苍藤立暝鸦。
白水碑残犹结客,颍州兵乱已无家。
何年有客常留剑,举世知谁可押衙。
高后王诸吕,汉鼎几半倾。
绛侯入北军,有意诛鲵鲸。
兵缠未央殿,血溅长安城。
高公古遗直,三年立螭头。
载笔有公言,高论肃冕旒。
少年取巍科,妙学穷九流。
正统逢今岁,边尘日暂蒙。
乾坤三己巳,社稷一于公。
不作青衣辱,依然黄屋崇。
一壑风衰二十秋,俯行诘曲翳松楸。
冢前无路草欲没,泉下有知山亦愁。
翁仲不言关气运,衣冠如在想神游。
延英重门昼不开,白麻黄阁飞尘埃。
中条山人叫阍哭,金吾老将声如雷。
苏州宰相忠州死,天道宁论乃如此。
古人坟,今人屋,后人耕。
如梦里、此梦谁醒。
宋陶留像,凤皇原穴土花腥,同时旧侣,杜鹃啼,翁仲无声。
灵境斜趋细雨中,山形墓道峙穹隆。
碑前郭带鱼龙水,木末钟飘鹰隼风。
乱竖披猖仍累岁,吟朋散落益思公。
宋代巳经三易世,忠公遗墓尚嶙峋。
敢言有志成慈母,逮罪何期及故人。
黄阁十年终卖王,瘴烟万里合投身。
霸越兴吴纷扰攘。
事去千年,山色青无恙。
秋菊寒泉供一享。
英风凛冽赤心存,皖伯台前庙貌尊。
七载孤城余战血,千秋祀典慰忠魂。
寒森墓道松楸老,声咽江流草木昏。
平昔乡曲间,随时以轩轾。
聚书千馀卷,将遗子孙计。
道家论将忌三世,臣子报君惟一忠。
浅土何堪封马鬣,迷魂犹自恨秋风。
自古生民皆有死,一抔黄壤令名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