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问人何处是花蹊,香玉匀铺不见泥。


莫怪山翁行步涩,更无空处著枯藜。

春风动是隔年期,更对残花把一卮。


少待和烟和月看,依稀犹似未开时。

长想天涯皆内地,忍看阃外即他乡。


扶生可惜医无缓,救死宁堪鬼在盲。


郡县诛求应到骨,乾坤战伐遍成疮。

汉殿千门锦绣开,不堪一夜柏梁灾。


鲁般骨朽萧何死,肠断无人为取材。

越溪清水淬干将,鬼魅惊啼畏夜光。


不共铅刀争利钝,何妨玉匣且深藏。

春满郊原乐意融,野花庭草竞纤秾。


惟馀陵上青青柏,不向东风改旧容。

庙略能回十万夫,诗书郤縠近来无。


何由入奏明光殿,指点山河一统图。

楩楠割截为椽杙,岁暮搜材到柞薪。


怅望无因见夏后,再平水土叙彝伦。

一日高名遍九州,玄珠仍向道中求。


郢中白雪惭新唱,涂上青山忆旧游。


笙磬有文终易别,珠玑无价竟难酬。

佐幕临戎旌旆间,五营无事万家闲。


风吹杨柳渐拂地,日映楼台欲下山。


绮席昼开留上客,朱门半掩拟重关。

文章天下称公器,诗在文章更不疏。


到性始知真气味,入神方见妙功夫。


闲将岁月观消长,静把乾坤照有无。

通衢选地半松筠,元老辞荣向盛辰。


多种好花观物体,每斟醇酒发天真。


清朝将相当年事,碧洞神仙今日身。

向来从后车,雍容镇藩垣。


政成簿书简,终日侍清樽。


今兹备言职,不得登朱门。

千载东篱有晋香,客床风雨梦浔阳。


白头湖海孤心在,青眼诗书旧味长。


哭兀已知欢此厦,温柔何必老为乡。

三界无家是出家,岂宜拊凤睹新麻。


幸生白发逢今圣,曾梦青莲映玉沙。


境陟名山烹锦水,睡忘东白洞平茶。

孤拙将来岂偶然,不能为漏滴青莲。


一从麟笔题墙后,常祗冥心古像前。


九德陶镕空有迹,六窗清净始通禅。

周郎怀抱好知音,常爱山僧物外心。


闭户不知芳草歇,无能唯拟住山深。


感通未合三生石,骚雅欢擎九转金。

盐梅金鼎美调和,诗寄空林问讯多。


秦客弈棋抛已久,楞严禅髓更无过。


万般如幻希先觉,一丈临山且奈何。

德符唐德瑞通天,曾叱谗谀玉座前。


千袭彩衣宫锦薄,数床御札主恩偏。


出师暂放张良箸,得罪惟撑范蠡船。

刻形求得相,事事未尝眠。


霖雨方为雨,非烟岂是烟。


童收庭树果,风曳案头笺。

千骑拥朱轮,香尘岂是尘。


如何补衮服,来看衲衣人。


庄叟因先觉,空王有宿因。

朗公垂老尚吟诗,曾泛三湘看九疑。


欲问劳生心扰扰,强酬佳句思迟迟。


红尘策马殊无味,碧嶂携僧自合宜。

苌弘血染新,含露满江滨。


想得寻花径,应迷拾翠人。


窗纱迎拥砌,簪玉妒成茵。

功名身外两悠悠,有意功名已可羞。


与世浮沉非我意,观时进退岂人谋。


不能为国辟百里,只欲归耕老一畴。

处世何殊梦里人,大千沙界几回巡。


万缘尽处方为我,一念生时已是尘。


幻境是谁从出没,舌根何物辨甘辛。

多谢空门客,时时出草堂。


从容非有约,淡薄不相忘。


池映春篁老,檐垂夏果香。

玉殿登科四十年,当时交友尽英贤。


岁寒唯有君兼我,头白犹持将相权。

扬州隋故都,竹使汉名儒。


翊圣恩华异,持衡节制殊。


朝廷连受脤,台座接吁谟。

玉垒失元戎,关河惨北风。


中原残照外,故国梦魂中。


往事随流水,馀生叹转蓬。

丽藻飞来自相庭,五文相错八音清。


初瞻绮色连霞色,又听金声继玉声。


才出山西文与武,欢从塞北弟兼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