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慈闱生日。
见说今年年九十。
戏彩盈门。

白日每不归,青阳时暮矣。


茫茫吾何思,林卧观无始。


众芳委时晦,鶗鴂鸣悲耳。

逢时独为贵,历代非无才。


隗君亦何幸,遂起黄金台。

一曲青山映小池。
绿荷阴尽雨离披。
何人解识秋堪美,莫为悲秋浪赋诗。

绿阴初过黄梅雨。
隔叶闻莺语。
睡馀谁遣夕阳斜。

昔皇考之嘉志兮,喜登能而亮贤。


情纯洁而罔秽兮,姿盛质而无愆。


放佞人与谄谀兮,斥谗夫与便嬖。

此老先生,尚不留东阁,肯博西凉。
我侬争敢,来近思旷之旁。
朱颜未改,绝胜如、蔡义张苍。

老圃献花来,异域移根至。
相对炎官火伞中,便有清凉意。


淡薄古梳妆,娴雅仙标致。

香芸辟蠹,青藜烛阁,天上宝书万轴。
前回读得未精详,更罚走、一遭重读。


松风如故,丹炉如故,坐阅人间陵谷。

金闺彦,荷蒉过山前。
把钓坐溪边。
呼来每得天颜笑,放归犹作地行仙。

南国秋容晚。
晓寒轻、菊花台榭,拒霜池馆。
试向壶山堂上望,万顷黄云刈遍。

儿童不识樗翁。
挽衣借问年今几。
少如彦国,大如君实,披襟高比。

鹤驭来时,长占定、一年清绝。
九万里、纤云收尽,帝青空阔。
月露偏为丹桂地,风霜欲放黄花节。

新来衰态见,书懒读,镜休看。
笑量窄才悭,卷无警策,杯有留残。
思量减些年甲,怎奈何、须与鬓难瞒。

天风浩动,扫残暑、推上一轮圆魄。
爱举眉山公旧话,与客泛舟赤壁。
一自奎星,去朝帝所,叹洞箫声息。

怪事广寒殿,此夕不开关。
林间乌鹊相贺,暂得一枝安。
只在浮云深处,谁驾长风挟取,明镜忽飞还。

怨灵修之浩荡兮,夫何执操之不固?


悲太山之为隍兮,孰江河之可涸?


愿承闲而效志兮,恐犯忌而干讳。


卒抚情以寂寞兮,然怊怅而自悲。


玉与石其同匮兮,贯鱼眼与珠玑。

梅雨初晴,画栏开遍忘忧草。
兰堂清窈。
高柳新蝉噪。

青润奇峰名韫玉,温其质并琼瑶。
中分瀑布泻云涛。
双峦呈翠色,气象两相高。

春听鸟声,夏听蝉声,秋听虫声,冬听雪声;白昼听棋声,月下听箫声;山中听松声,水际听欸乃声,方不虚生此耳。
若恶少斥辱,悍妻诟谇,真不若耳聋也。

昔人云:「妇人识字,多致诲淫。
」予谓此非识字之过也。
盖识字则非无闻之人,其淫也,人易得而知耳。

芰荷可食,而亦可衣;金石可器,而亦可服。

罗幕香残欲暮天,四山风雨总缠绵。


分明化石心难定,多谢云娘十幅笺。

小池山额垂螺碧。
绿红香里眠鸂鶒。
波面翠云开。

七十三年矣。
记小人、四百四十,五番甲子。
看到蓬莱水清浅,休说树犹日如此。

暖逼酥枝渐渐融。
双飞谁识蝶雌雄。
歌声已逐行云去,花片偏来酒盏中。

渺斜阳、村烟酒市,独教王谢如此。
渔翁梦入江头絮,寂寂平安西子。
东风起。

明月几万里,与子共中秋。
古今良夜如此,寂寂几时留。
何处胡笳三弄,尚有南楼馀兴,风起木飕飕。

笑贡生狂,日日弹冠,西望王阳。
待泥封屡下,蒲轮不至,卖琅琊产,办舍人装。
厚禄故人,黄金有术,何不分伊肘后方。

孤烟澹澹无情,角声正送层城暮。
伤怀绝似,龙山罢后,骑台沉处。
珠履三千,金人十二,五陵无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