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祸福茫茫不可期,大都早退似先知。


当君白首同归日,是我青山独往时。


顾索素琴应不暇,忆牵黄犬定难追。

入冬殊未寒,尘土冒原野。


沟溪但枯萍,不闻清湍泻。


今夕复何夕,急雨鸣屋瓦。

日华今日始微暄,次第梅花暖更妍。


只有树阴偏得意,占它残雪不还天。

少年邀月伴清樽,老去空馀满袖尘。


多谢蟾光深有意,尚来同我作三人。

香风袅袅月娟娟,月满中庭夜悄然。


只恐大罗天上有,人间今夕是何年。

冰轮渐出海西头,身在三吴近海州。


赖有梅花管羁客,细分疏影上驼裘。

七十四年刚送过,今年添作五年来。


从前饶算没一马,向后猜阄知几枚。


菜子筋骸强可舞,吴儿心性老仍呆。

北极地上三十六度出,南极地下三十六度入。
四海之内居中国,不见南极见北极。


东生西没一轮日,西没昏黑东生白。

早岁无知到柳桥,黄流澎湃客雄豪。
自从道路无形势,今日睢阳益漫劳。
迟迟烂熳开,贞元会合培。
喜与一阳复,香从天上来。
十分饥馑十分寒,目见伤心耳亦酸。
袖手茅檐对残日,此身犹是论思官。
飒飒西风起暮鸦,山桥过客乍停车。
野芳憔悴泥沾絮,老木杈枒根着花。
垂敝衣裘贫士感,不分空色梵王家。
隔宵屋瓦响纤纤,元泽阴凝气转严。
道上何人歌白纻,树头残叶冻红盐。
冰消村落迷行径,云拥山家露步檐。
年老未归老,旬休那得休。
将迎金屋客,方便石门游。
白浪海之怒,玄云天也愁。
滞舟推若泥,逆水去如还。
已历三辰次,才行十里间。
千斯吾命薄,独尔破天悭。
庐山旧事谁能继,三十年前此会同。
偶尔共来今日雨,萧然犹有古人风。
坐深遥对花如雾,兴尽徐归月在空。

请得一日假,来游半月泉。


何人施大手,擘破水中天。

屋上山禽苦唤人,槛前冰沼忽生鳞。


老来厌伴红裙醉,病起空惊白发新。


卧听使君鸣鼓角,试呼稚子整冠巾。

南村诸杨北村卢,白华青叶冬不枯。


垂黄缀紫烟雨里,特与荔子为先驱。


海山仙人绛罗襦,红纱中单白玉肤。

沣水店头春尽日,送君上马谪通川。


夷陵峡口明月夜,此处逢君是偶然。


一别五年方见面,相携三宿未回船。

蹴鞠墙东一市哗,秋千楼外两旗斜。


及时小雨放桐叶,无赖馀寒开楝花。


明月吹笙思蜀苑,软尘骑马梦京华。

病后衣巾尽觉宽,挈提裘领喟然叹。


孤灯不焰荧荧碧,小雨无声惨惨寒。


只道清心灾自退,岂知非意病相干。

病眼慵于世事开,虚堂高卧谢氛埃。


帘栊无影觉云起,草树有声知雨来。


茶碗嫩汤初得乳,香篝微火未成灰。

清夜房栊灯火微,此心病起更依依。


空惊床下莎虫语,不见梁间巢燕归。


苍砚有池残墨在,白头不栉乱书围。

风雨纵横夜彻明,须臾更觉势如倾。


出门已绝近村路,对面不闻高语声。


衔舳江关多蜀估,宿师淮浦饱吴粳。

到处人家可乞浆,槐阴巷陌午风凉。


水陂漫漫新秧绿,山垄离离大麦黄。


父子力耕春渐老,妇姑共绩夜犹长。

莫笑耽书不计年,寒儒业定几生前。


读经今日韦编绝,作赋当时铁砚穿。


公路晚悲身至此,令威归叹冢累然。

叶雕非一日,盛夏则已然。


一叶复一叶,及此摇落天。


晨起坐堂上,散若飞鸟翩。

天宝胡兵陷两京,北庭安西无汉营。


五百年间置不问,圣主下诏初亲征。


熊罴百万从銮驾,故地不劳传檄下。

江水来自蛮夷中,五月六月声摩空。


巨鱼穹龟牙须雄,欲取阛市为龙宫。


横堤百丈卧霁虹,始谁筑此东平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