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忆昔初寒已拂衣,当时曾悔出山非。


而今老去都忘了,开尽荼梅尚未归。

角门闭了晓方开,坐撚霜髭尽雪灰。


纵有浩然堪共直,法严不敢唤渠来。

四壁蠹书常锁闭,数行苏墨半模糊。


院中老吏无存者,谁记南塘与雁湖。

形槁心灰一秃翁,偶来视草禁林中。


幼吹葱叶还堪听,老画葫芦却未工。

窗外茶梅几树斜,薄寒生意已萌芽。

主人不作明朝计,愁绝无因见放花。

内厨进膳惟蔬素,御帕封香遍竹宫。


明日金乌迎玉辂,始知圣主与天通。

转枕依然梦不成,小窗颇觉晓寒生。


昏花却怕宫莲照,垂下纱幮听六更。

制书挥就进明光,天笔批还墨尚香。


草本偶然无贴改,非关臣亿怕商量。

城里遥看雨出时,想公笔墨发雄奇。


山深龙虎飞腾变,海运鲲鹏瞬息移。


凛凛前锋如赴敌,堂堂回势似归师。

古树暗朱门,空阶篆藓痕。


昔容万间屋,今止数家村。


泉少池因废,田荒廪尚存。

年年此际走烟岚,人亦何尝谓我贪。


归见交亲话清胜,且无防患在三缄。

十日西行过永济,时时细雨湿衫衣。


多情会得山神意,犹恐行人欠翠微。

早年丧乱曾尝过,复壁为佣。
城旦为舂,儿女宵啼贼火红。


回头三十年前事,笺恳天公。

杜陵诸弟飘零甚,几阵离鸿。
捩影长空,燕市梁园类转篷。


后湖一雁尤酸楚,竟逐晨风。

今年明月无情甚,偏向江东。
只照军容,不放银花万树红。


凤城飞下征南骑,一片刀弓。

何人又唱安公子,汉苑烟浓。
魏寝霜封,{犭气}岭蛮乡一万重。


雪消巴蜀添春水,谁驾艨艟。

平生拙人事,出走临东藩。


纷此狱讼地,欣乘刀笔闲。


漾舟明湖上,清镜照衰颜。

春尽少欢意,昏昏睡思添。


正忧花意索,更用雨声兼。


乍语莺喉涩,慵飞柳絮黏。

门前蹀躞金羁满,坐上连翩玉斝飞。


数尺游丝留客醉,一行垂柳送人归。


同邀胜友时难得,重到名园花已稀。

今朝菊,人见意阑珊。
只是秋香经一夜,致令郑谷叹多端。
终要久长难。

高楼乘兴独登临,搔首天涯岁暮心。


带雪腊风藏泽国,犯寒春色着烟林。


山川极目风光异,岁月惊怀老境侵。

蹉跎流落已华颠,又见荆湖一岁迁。


人怯苦寒愁日短,天收残腊放新年。


园林寂历飘梅后,里巷经过爆竹前。

久将醉眼视群儿,只与旁观作笑嘻。


赋芋狙公曾未悟,牵丝木偶几多时。


云间炎景人方畏,地下微阴谁得知。

十步荒园亦懒窥,枕书小醉睡移时。


健如黄犊时无几,钝似寒蝇老自知。


休惜飞驰春过眼,但求强健酒盈卮。

空山风雨夕,微雨凄房栊。


徂年兆摇落,感叹白头翁。


谪居困炊玉,无田愿年丰。

昊穹忽悔祸,淫雨霁今夕。


峰岭舒紫翠,云天丽金碧。


深蛙鸣远汪,凉叶坠馀滴。

林外霜风作夜声,入檐寒月似多情。


灯前炉畔深杯暖,更听昭君出塞行。

萧条秋圃风飞叶,却有黄花照眼明。


已过重阳慵采撷,自嫌亦作世人情。

江乡节候异中州,十月狂雷震未休。


二年到耳同常事,一夜雨声如蚤秋。


想见麦畦添宿润,更欣蔬甲长新柔。

客睡何展转,青灯暗又明。

春云藏泽国,夜雨啸山城。

许国有寸铁,耕田无一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