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晓发渔溪驿,夜宿囊山寺。


云海近苍茫,层岚拥深翠。


行役倦修途,投归聊一憩。

乞骸不作凝香守,掩鼻难随逐臭夫。


牛角书堪教村学,鱼羹饭胜食堂厨。


门无喜鹊传朝报,笥有悬鹑拆海图。

未能葱岭从初祖,也不蓬莱访洞宾。


煎凤髓须还此老,执牛耳更属何人。


笈储丹药堤防病,案设图书粉饰贫。

恰似病沙门退院,又如老禅录归农。


素无才调宴三阁,不愿歌词传六宫。


万首漏名宗派里,百年占籍醉乡中。

已买荒山卜毳藏,岂知来此借禅床。


傍人尽怪病摩诘,送客不嫌穷孟尝。


皓白群仙应笑老,昏花太乙谩分光。

揖退新龙象,归寻旧鹤猿。


空令行百里,不遣骂三门。


易致实封者,难招不动尊。

忆在山中识二僧,一亡一已拂衣行。


壁间笠徙名蓝挂,寺外松过寿塔生。


陇月定知今夕恨,涧泉犹咽旧时声。

客游万里践霜冰,旦旦披衣坐待明。


累黍功名成未易,跳丸岁月去堪惊。


即今纸被携寻宿,当日油幢听报更。

雪峰寺里曾相识,面皱颧高五十馀。


削发入山参最久,白头出世瘦如初。


觉心不共真身坏,遗偈犹能战手书。

二妙相从寂寞滨,山灵怪有此嘉宾。


作桑下梦才三宿,比橘中翁少一人。


剪截锦机输子巧,分张宝藏拔予贫。

三儒夜话俱忘寝,户外纵横卧仆夫。


椰腹拈来即书簏,芋头煨熟当行厨。


谪仙岂是无诗种,处士相传有句图。

儒林巨擘竹溪公,来憩棠阴访老农。


刘子前身汉中垒,李侯今代柳南宫。


约灵澈共游林下,爱涅槃常坐塔中。

岂谓茶毗速,龛前一怆情。


空留尊宿貌,难问小师名。


骨已迎归塔,衣多唱入城。

小泊囊山古化城,山林端足擅高名。


楼台影外秋风老,钟磬声中夜气清。


客子情怀宜淡薄,主人言语亦分明。

三十年间登第初,青衫羸马叩禅居。


鬓毛白尽犹奔走,惭愧高人得自如。

我来万籁正号风,壁上观诗忆蔡公。


惟有秋林旧时月,夜深犹照梵王宫。

荔子枝中古道场,石门有路探悬囊。


匆匆不著游山屐,只办嵩呼一瓣香。

江湖无足禁,信步到温陵。
借榻同为客,打包别有僧。
禅心如止水,诗句可传灯。
东坡以春笋,名为玉版师。
我独谓玉版,正可名白糍。
吃笋令人瘦,吃糍充人饥。
淤泥生莲花,不如生地栗。
莲花生好看,地栗却好吃。
看底只是虚,吃底却是实。
苍山入疏烟,状若土囊决。
振衣秋涧钟,投舄化城月。
天吟动风籁,霞想陋云阙。
何处秋吟觅远公,苍苔古道石林东。
月生双树闻虚籁,香绕诸天见化宫。
万法已超言说外,此身多在别离中。
古寺荒烟重,溪流脉脉斜。
红花冲暮雨,白露点晴沙。
慧窟犹唐月,禅心似汉花。
游倦还高阁,凭阑思转豪。
雨收山拥翠,潮至海增涛。
远戍孤烟淡,平原独树高。
寺远人稀到,岩扉尽日扃。
鸟窥山殿供,风乱石床经。
巢鹤松枝老,潜蛟涧水腥。
吾郡多奇胜,都无让古囊。
松风回爽籁,岩桂散天香。
把酒莺啼树,横琴月到床。
一径斜通寺,苍松带碧溪。
楼台晴日丽,云海暮山低。
亭拥苍霞暝,窗横翠霭齐。
寺如蜂舍挂崔嵬,尊酒偏宜向暮开。
春雨灯前僧共话,麻姑道上客初回。
窗蕉叶响时清耳,林橘花香夜到杯。
寺如蜂舍挂崔嵬,尊酒偏宜向暮开。
春雨灯前僧共话,麻姑道上客初回。
窗蕉叶响时清耳,林橘花香夜到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