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素天际水,浪拍碎、冻云不凝。
记晓叶题霜,秋灯吟雨,曾系长桥过艇。
又是宾鸿重来后,猛赋得、归期才定。

三江五湖口,地与天不隔。


日月所蔽亏,东西渺然白。


漫漫浸北斗,浩浩浮南极。

坐觉尘襟一夕空,人间似得羽翰通。


暮天窈窈山衔日,爽气骎骎客御风。


草木韵沉高下外,星河影落有无中。

松江未过不胜愁,过了垂虹百不忧。


忽见石湖山上塔,定知塔背是苏州。

鲈鱼小底最为佳,一白双腮是当家。


旋看冰盘堆白雪,急风吹去片银花。

渔郎妙手绝多机,一网收鱼未足奇。


刚向人前撰勋绩,不教速得只教迟。

六只轻舠搅四旁,两船不动水中央。


网丝一撒还空举,笑得倚栏人断肠。

桥柱疏疏四寂然,亭前突出八鱼船。


一声磔磔鸣榔起,惊出银刀跃玉泉。

长年三老不须催,且据胡床未拟回。


白昼惊人星满地,日光碎处万波来。

宿酲作恼未惺松,一对湖光酒病空。


身到吴中无好处,三年两度上垂虹。

红尘不解送诗来,身在烟波句自佳。


银汉光中有诗客,玉虹背上曳芒鞋。

放船纵棹,趁吴江风露,平分秋色。
帆卷垂虹波面冷,初落萧萧枫叶。
万顷琉璃,一轮金鉴,与我成三客。

舣棹太湖岸,天与水相连。
垂虹亭上,五年不到故依然。
洗我征尘三斗,快揖商飙千里,鸥鹭亦翩翩。

三十年惊一世人,衣巾空有泪痕深。


他年不为鲈鱼脍,聊欲江干卜近邻。

云水苍茫共渺然,眼看飞鸟没苍烟。


山围百雉吴王国,风急千帆震泽船。


白发飘流身已老,断编零落事空传。

【其一】


断云一片洞庭帆,玉破鲈鱼金破柑。


好作新诗继桑苎,垂虹秋色满东南。


【其二】


泛泛五湖霜气清,漫漫不辨水天形。

熠熠流萤火,垂垂倒饮虹。


行云吞皎月,飞电扫长空。


壮观江边雨,醒人水上风。

一别三吴地,重来二十年。


疮痍兵火后,花石稻粱先。


山暗松江雨,波吞震泽天。

绝壁挂天琴,泠泠调奇变。


天风海涛回,终古输一涧。


落帽石梁底,愧乏秋翮健。

寒满一衾谁共。
夜沈沈、醉魂朦松。
雨呼烟唤付凄凉,又不成、那些好梦。

娟娟东堂月,瑟瑟北窗风。


半夜渡龙尾,随我藕花中。


径邀此花香,追路溪城东。

虚阁春城外,澄湖暮雨边。


飞云忽入户,去鸟欲穷天。


林屋青西映,吴松碧左连。

红桥跨浪二千尺,桥上危亭在水心。


六月火云烧万里,夜来风细似秋深。

满袖玉皇香案烟,彩霓背上俯晴川。


红黄霜树珊瑚海,黑白云花玳瑁天。


玄圃空离楼十二,丹墀罢对字三千。

晴林眇邈晓波平,红日埋云只漏明。


少驻一篙微步去,试沽官酒句须成。

东西耕钓窟,左右利名津。


倚遍阑干曲,知几有几人。

悠悠风物四时新,苒苒山屏万古春。


多少江山人不看,却来江上看行人。

千尺危桥跨浪雄,压桥虚阁势凌空。
直疑有路通银汉,又讶横天卧玉虹。
尽挹江山归醉目,独开怀抱向清风。
长桥戎马后,旗帜尚纷纷。
吴越东西隔,江湖左右分。
荒哉皮学士,去矣范将军。
十年沧海惯骑■,秋入垂虹豁眼明。
云气蓬莱底难到,洞天林屋没多程。
渔歌三唱客愁破,雁字一行秋影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