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缙云新命诏初行,才是孤魂寿器成。


黄壤不知新雨露,粉书空换旧铭旌。


巨卿哭处云空断,阿骛归来月正明。

吴越古今路,沧波朝夕流。


从来别离地,能使管弦愁。


江草带烟暮,海云含雨秋。

惟此庙学,邺侯所作。


厥初庳下,神不以宇。


先师所处,亦窘寒暑。

厌直含香与握兰,一麾江海溯冰滩。


括苍山水名天下,工部风烟入笔端。


新国小迟怀印绶,故园暂许理渔竿。

庭树几株阴入户,主人何在客闻蝉。


钥开原上高楼锁,瓶汲池东古井泉。


趁静野禽曾后到,休吟邻叟始安眠。

细草垂杨村巷幽,白沙素石引溪流。
青苔矶上有扁舟。


门外好山开罨画,屋头新月学帘钩。

拜官将近亲,不畏千里险。


溯流上赣水,石乱波惊飐。


舟人素已谙,曲折就回闪。

扶风帐底旧吴娃,把烛今番照削瓜。


秋露满城醅酒郡,春云数片对山衙。


禹峤舜川题正急,岭猿滩雪去何赊。

才下轺车即岁丰,方知盛德与天通。


清声渐出寰瀛外,喜气全归教化中。


落地遗金终日在,经年滞狱当时空。

气象四时清,无人画得成。


众山寒叠翠,两派绿分声。


坐月何曾夜,听松不似晴。

步步蹑飞云,初疑梦里身。


村鸡数声远,山舍几家邻。


不雨溪长急,非春树亦新。

地里光图谶,樵人共说深。


悠然想高躅,坐使变荒岑。


疏凿因殊旧,亭台亦自今。

四望非人境,从前洞穴深。


潭清蒲远岸,岚积树无阴。


看草初移屐,扪萝忽并簪。

括苍太守乐有余,两衙无事但读书。


开笼自调青田鹤,罢酒不啖好溪鱼。


昼长鸟雀衔吏帻,秋净烟霞生客裾。

此翁爱我能诗歌,我爱此翁心不他。


儿骑五马不自贵,日飨二簋犹云多。


太守放衙日卓午,却着斑斓学莱舞。

处之地,山水回,处州别驾贤且才。
别驾来,邮吏驰,骑连连,鼓雷雷,城门大开别驾来。


别驾来,御驷马,双麾在前,高盖娜娜。

之子适所遇,爱此山林居。


禅心庭下树,仙诀枕中书。


溪明暑醉后,洞暗春游初。

神仙来守神仙地,铭石庭空画戟森。


道接圣贤韩愈学,诗关风教杜陵心。


二年鼓角传清调,万古溪山得赏音。

风驭南行远,长山与夜江。


群祆离分野,五岳拜旌幢。


石髓调金鼎,云浆实玉缸。

华省张离筵,骊驹陈苦词。


北风吹旷野,归雁何参差。


弟也怀故乡,兄以王事羁。

沉香曾见一亭孤,何处东莱又此夫。


影响前头觑未破,敢论天宇半尘无。

磁瓶千里贮琼浆,一滴金盘露未尝。


杨柳风偏吹醒眼,牡丹花不入愁肠。


闲吟莫助诗怀壮,静坐宁须舞袖长。

黄花和露作深秋,志士临风惜壮猷。


靡靡道途空接淅,摇摇心事剧悬旒。


儿时种木今盈抱,老去还家莫漫游。

听说江湖万里身,十年流转狎波神。


乡心只羡秋鹰急,世味如何臈蚁醇。


耳识吴音疑故旧,眼看南士觉尖新。

儒服能军事,人心以富行。


邑中无恶少,堂上有佳名。


死得安仁诔,生经短簿评。

属厌多年所,归来近月评。


望之重十舍,已矣又平生。


无复论乡曲,犹能接舅甥。

雪云苔竹寒炉伴,细展横看淮海诗。


静坐溪庵写经罢,鱼豚收税更何为。

石如鹅卵水如玉,安溪戈□清有馀。
我侬舟中多乐事,坐□看□□□□。

山头小雨云如衣,山下白烟是□炊。
永嘉上流无驿路,永嘉舟中宜赋诗。

思远楼前罢登眺,华盖峰下好吟哦。
东瓯舟子趁潮去,棹讴不似竹枝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