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话说老残在渔船上被众人砸得沉下海去,自知万无生理,只好闭着眼睛,听他怎样。
觉得身体如落叶一般,飘飘荡荡,顷刻工夫沉了底了。
只听耳边有人叫道:“先生,起来罢!先生,起来罢!天已黑了,饭厅上饭已摆好多时了。

十日不相见,相思契转深。


端忧多雪霰,怅望好园林。


钟阜浓于染,茅山翠欲沈。

翠麓转危径,清涟媚方池。


钟鱼鸣宝坊,窣堵高不危。


凭轩眼力尽,晴色烟凄迷。

酒泉才子气凌云,落落清谈久不闻。


见说松厅深处坐,简霜挥洒净妖氛。

雨汗淋漓鬓发苍,空山无地得苍凉。


乔松老鹤聊容与,转觉仙家气味长。

子房祠在望中岑,蔓草寒烟尚可寻。


五世报韩终有恨,一时兴汉本无心。


书传黄石知真假,名配青山自古今。

大道眇以冥,人世多沮洳。


东陵侩人肝,西山有饿夫。


缅怀箕颖客,振衣千仞孤。

已恨青山临渡口,相思回首隔夫君。


更堪重到相思处,不见青山见白云。

薄暮到名山,山晴似放颜。


白云依洞宿,明月伴人闲。


石立孤高节,溪流九转丹。

石门山对新安县,基址平来蔓草秋。
千尺微江清见底,悲鸣还向县前流。
岭树疏疏秋景明,荒筠埋没观基平。
石门山下微江水,依旧东流日夜声。
鉴堂来住鉴堂中,两鉴相磨只一同。
要是非台亦非鉴,但见寂照含虚空。
蚕丛回转处,曲折度荆笆。
马辟云中路,人居树杪家。
樵斤深谷集,水碓乱流哗。
僧楼好,天半洗松涛。
坐听山响处,身与白云高。
披月访名山,雅具林壑癖。
欢携崟崎人,茫鞋穿乱棘。
造化苦雕锼,皴疱诡裁织。
茅屋倚秋树,山楼延夕曛。
流来桥下水,半是洞中云。
揭阳海陬郡,溪谷藏雾毒。
贾区乃在城,积居跨南服。
凡今仕者往,喜气溢僮仆。
远槛诸山罨画开,晚江晴色映天回。
风经远海孤帆没,日带前林数鸟来。
酒兴不禁还待月,诗狂正发又登台。
油茶种罢点花生,茄子黄瓜芽已萌。
谁谓僧家多俗事,真诠原不隔躬耕。
久雨炎威已敛藏,游人渐少午风凉。
秋来更觉山居好,日满长林黄叶香。
林隙流光月影明,山门寂寂夜澄泓。
扶筇峭立浑无语,恐扰枝头鸟梦清。
鲁阳未必回三舍,夸父空怀恨满腔。
晚课香沉归鸟寂,看移山影过南江。
朝暾初上影横斜,叶底轻凉透碧纱。
定起关心惟一事,春归到处落山花。
烟雨凄迷春意阑,鸟啼花落篆香残。
惊涛拍岸东流急,极目云天独倚栏。
空林滴露夜犹香,一片清溶入浩茫。
横笛几番吹折柳,已无残梦到潇湘。
莫谓山居百事捐,清闲未许抱云眠。
松阳趺坐读书罢,手采新茶供佛前。
倦抛心力逐无涯,山色溪声属自家。
吏隐洞壁馀隙地,秋来更欲补梅花。
塔影波光映远村,平畴万顷接山根。
春风习习春云淡,一路花香到寺门。
只作吞声哭,真成隔世悲。
高坟徒再拜,旧业已全堕。
事著名臣传,惭深不肖儿。
高低田水曲通池,小小人家短短篱。
杜宇教唆春去早,阴云遮盖月明迟。
年华只解催教老,公事从来了是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