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久矣甘尘栖,兹焉忽世表。


披襟当澹荡,纵屐探窈窱。


落日樵采竞,归路牛羊小。

冯策凌绝崖,呼觞陶嘉月。


疏林叩幽牝,泠然中心悦。


暝色坐来改,飞鸟时自没。

危坐揽群秀,天风吹布袍。


吴江疋练白,泖塔孤茎高。


斗酒寒不醉,剑歌短益豪。

炼得身形似鹤形,千株松下两函经。


我来问道无余说,云在青天水在瓶。

选得幽居惬野情,终年无送亦无迎。


有时直上孤峰顶,月下披云啸一声。

练得身形似鹤形,千株松下两函经。


我来问道无馀说,云在青霄水在瓶。

巫山十二峰,皆在碧虚中。


回合云藏月,霏微雨带风。


猿声寒过涧,树色暮连空。

巫山高极青冥间,翠绾参差十二鬟。


神女仙裙佩缨动,行云飞入荆王梦。


含情流盼轻烟中,玉床瑶枕荐君宫。

扁舟溪上数来过,白发残春奈我何!


柳絮如烟迷晓浦,杏花飞雪点春波。


林扉有客图丘壑,石室何人带女萝。


欲和华山高隐曲,羁愁悽断不成歌。

巍乎高哉,太山之山三万八千丈兮,五岳之伯,万山之宗。


上有云官、霞伯、明星、玉女、金堂、石室高重重。
三十六天第一洞,是为蓬玄太空之上穹。

思美人兮西华山,我欲往兮如天难。
上通帝座二气之呼吸,下冲龙门百折之昆仑源。


秦关桃林之寒赑屃于其左兮,右抱万顷白玉所产之蓝田。

巫山高,高凝烟,十二碧簪寒插天。
危岩绝壁已飞动,况复下压万丈之苍渊。


波冲浪激作深井,虎眼彻底时一漩。

巫山高,巫女妖。
雨为暮兮云为朝,楚王憔悴魂欲销。


秋猿嗥嗥日将夕,红霞紫烟凝老壁。

立处高高行处深,灵泉一别到于今。


太虚偶借丹青手,古调难为白雪音。


四海真交同水乳,百年归计在云林。

俗诮全山名,吾以静不迁。
全山偌我訾,因以止安安。


乾坤有五岳,五岳一全山。

阳台出天半,高压大江湄。


暮雨连三峡,朝云合九疑。


猿啼青嶂急,鸟度翠屏迟。

门外青山寺,西行半里强。


童分泉茗洁,僧供饭蔬香。


地僻红尘静,心闲白日长。

想像巫山高,薄暮阳台曲。


烟霞乍舒卷,猿鸟时断续。


彼美如可期,寤言纷在瞩。

湾洄绿处得鸡声,俯槛山宜柳外明。


京洛涨尘衣半黑,邯郸炊黍梦曾惊。


榴皮就为翁题好,竹叶能邀我兴成。

屋负山陲晚,篱侵水泺秋。


农桑能自力,鹅鸭岂它求。


逆数曾来日,遮留更觉稠。

皇情遍九垓,御辇驻昭回。


路若随天转,人疑近日来。


河看大禹凿,山见巨灵开。

通蜀连秦山十二,中有妖灵会人意。


斗艳传情世不知,楚王魂梦春风里。


雨态云容多似是,色荒见物皆成媚。

万里江山万里舟,烟云竹树远相缪。


何人写出无穷意,似记当年太史游。

四郊秦汉国,八水帝王都。


阊阖雄里闬,城阙壮规模。


贯渭称天邑,含岐实奥区。

仙跸御层氛,高高积翠分。


岩声中谷应,天语半空闻。


丰树连黄叶,函关入紫云。

昔闻巫山高,今见巫山来。
巫山高兮高莫比,金削面面芙蓉开。


峡中可望不可即,万变云烟自朝夕。

巫山高高十二峰,连崖叠缡如游龙。


当时阳台下神女,翠敛红销空处所。


朝朝峡里望氛氲,可怜犹似作行云。

山十二兮同云隔,暮雨兮渺难分。
天既昏兮峡急,肠欲断兮猿闻。


山中人兮披霞衣,乘文螭兮翳桂旗。

巫山高,望不极。
飞鸿欲度愁无力,我欲绝之乏羽翼。


峡江水急荆门远,鱼龙游之不能转。

堂山高,风木何萧骚。
中有壮士骨,英英不能销。
昔日陈太丘,于今见其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