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舆似鸡栖寄两竿,山程三月尚春寒。


麦苗吐穗初成实,梅子生仁已带酸。


买饭犹胜乞墦客,看耕僭学劝农官。

老子山行肯遽回,直穿荦确上崔嵬。


未夸脚力如平昔,且喜眉头得暂开。


庙后故梁龙化去,山前遗箭鹤衔来。

舟尾参差野岸横,屐声穿市得闲行。


雨昏茆店炊烟湿,人语蓬窗绩火明。


枝上橙香初受摘,担头菰脆正堪烹。

晓雨丝丝熟食时,泥深辙断客行迟。


乱云重叠藏山寺,野水纵横入稻陂。


马鬣松阴封旧陇,龟趺道左立新碑。

老去人间乐事稀,一年容易又春归。


市桥压担莼丝滑,村店堆盘豆荚肥。


傍水风林莺语语,满原烟草蝶飞飞。

旅饭风埃小市傍,却呼拄杖踏斜阳。


可怜陌上离离草,一种逢春各短长。

我行随处叩岩扉,觅得生薪旋燎衣。


道士已骖鸾鹤去,山僧初自水云归。


瓮头酒压松肪熟,盘里蔬供药汞肥。

点点桃花糁绿苔,入门倚杖意悠哉。


数声茶饭斋初散,一片溪云雨欲来。


老宿龙钟嗟独在,高松磊砢忆新栽。

我来恰值暮春初,昼漏微长小雨馀。


苔蚀秦碑亡旧刻,龙归禹穴护遗书。


燕巢已垒泥犹湿,花片虽残叶尚疏。

老子无心老尚狂,山程随处寄伥伥。


云归岫穴初收雨,水入陂塘正下秧。


野客就林煨燕笋,蚕家负笼采鸡桑。

细雨如丝映晚晖,店家小憩换征衣。


春农耕罢负犁去,村社祭馀怀肉归。


黄犊自依残照卧,白鸥争傍小滩飞。

桐帽絁裘拥半酣,肩舆咿轧转城南。


牛过野水将新犊,女采柔桑起稚蚕。


遗老年光垂九十,故乡春事及重三。

处处陂水满,家家巢燕忙。


叶舒桑渐闇,穗重麦初昂。


高下山花发,青红粉饵香。

水悍溪桥败,沙颓野径移。


年华入诗卷,心事付筇枝。


雨霁鹁鸠喜,春归鶗鴂知。

蓐食草庵中,肩舆小市东。


雾收山淡碧,云漏日微红。


酒旆村场近,罾船浦溆通。

石楼云卧对江城,城角吟霜永夜清。


料得南枝正愁绝,不堪闻此断肠声。

忆昔先生致政时,至今留在十图诗。


古来贤达知几早,此日山林问舍迟。


故国衣冠多草莽,中原郡县半旌旗。

等闲过了万千峰,偃蹇相看意不浓。


洗出青山真面目,只疑海底有天龙。

春风桃叶复桃根,相妒封姨似少恩。


无限乱红随水去,人闲何处觅仙源。

暮云深锁梵王家,楼阁峥嵘阅岁华。


香火半残僧入定,卧听窗外落檐花。

物外神仙自一家,等闲不许占烟霞。


只今冰雪人何处,惆怅山前日易斜。

嫩寒篱落似江村,雪里精神月下魂。


桥北桥南路分处,行人立马待黄昏。

古渡无人鸟迹多,眼前历历旧山河。


片帆不是秋风客,谁向中流发棹歌。

三月湖边祓禊亭,依依杨柳雨中青。


晚来风起花如雪,春色都归水上萍。

松柏森森护帝宫,至今和气在河东。


诗人不尽当时事,八景图中见国风。

千里一归帆,九秋十日尽。
野火江上明,渔歌夜相应。
徘徊山月孤,萧飒林风振。
远影乱归帆,孤烟发残磬。
垂纶岸岸移,杨柳递相映。
卜居在陋巷,粪壤日蒙
浮桥暂拆阻狂澜,懒问津船趁往还。
双剑庙前酤酒吃,水西灯火水东看。
晚向溪西岸上行,溪东一带水为城。
两山相距能多少,听尽傍边叫卖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