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先生归有处,欲别笑无言。


绿水到山口,青林连洞门。


月明寻石路,云霁望花源。

岳立镇南楚,雄名天下闻。


五峰高阂日,九叠翠连云。


夏谷雪犹在,阴岩昼不分。

忧思繁未整,良辰会无由。


引领迟佳音,星纪屡以周。


蓬阆绝华耀,况乃处穷愁。

飞泉喷薄走虹蜺,远岫峥嵘植玉圭。


若有桃花镇开落,游人应认武陵溪。

江南到处佳山水,庐阜丹霞是胜游。


独抱古琴携竹杖,若逢绝境莫归休。

枉作江南半世人,安知五老不吾嗔。


自参茶壑风烟美,略识庐山面目真。


涧汲每思佳客共,云眠谁谓老师贫。

宇宙一杯酒,暝色倚重湖。
青山杳杳何处,烟水泻愁予。
别岸风涛喷薄,半夜鱼龙悲啸,能撼我诗无。

浪漫东西不自期,此公犹有鬼神知。


江闽易地谁为祟,晴雨在天皆及时。


年熟且从犀首饮,宦情聊付虎头痴。

过鲁必谒岱,入洛须望嵩。
嗟余夜半入彭蠡,月黑不见香炉峰。


明登望湖亭,雨气何空蒙。

春山如春草,春来无不好。
况是香炉峰,百叠屏风围五老。


嘤嘤历历谷鸟哀,朱朱粉粉山花开。

怜君少隽利如锋,气爽神清刻骨聪。


片玉若磨唯转莹,莫辞云水入庐峰。

古屋萧萧卧不周,披裘起坐兴绸缪。


千山月午乾坤昼,一壑泉鸣风雨秋。


迹入尘中惭有累,心期物外欲何求。

翼翼山千朵,萧萧屋数间。


石崖不可度,门径几曾关。


绿树经秋在,白云终日闲。

丹峦氤氲拂空起,素练平铺洞庭水。


回溪笑指毛公家,忘却沧江几千里。


我隔庐峰梦紫烟,尝骑白鹿上青天。

豫章山水郡,庐岳此深蟠。


吴楚开雄镇,东南表巨观。


中天浮黛色,百里暧晴峦。

下山鼯鼠啼,藤竹使人迷。


多谢东林月,殷勤过虎溪。

行非为客住非家,此去庐山况不遐。


要见南朝旧人物,池中唯有白莲花。

我行昨出庐山西,藤竹苍苍阴虎溪。
东林钟声晚出寺,高崖木叶秋平溪。


白云万叠倏然合,窈眇回听清猿啼。

闻道庐山横广泽。
晴空万顷波涛白。
上有至人营窟宅。

金经已不完,泥犁亦残堕。
茫茫一片匡庐云,出山遍证人天果。

匡庐名自匡君遗,福庐乃出叶少师。
匡庐自大福庐小,名山要待人扶持。


五岭东来郁雄秀,群山冠剑森威仪。

却望庐山倚柁楼,半空宿霭未全收。


苍然五老独献状,似欲劝人求一游。

庐山仙灵宅,佳处固非一。


颇闻卧龙胜,幽深谅难匹。


悬瀑泻琮琤,石壁两崒嵂。

唐不过李仙,宋不过苏子。


此泉来高处,亦复聊尔耳。

庐峰天外丽清晖,金削芙蓉合翠微。


石镜倒明华顶曙,香炉遥絓瀑泉飞。


谪仙吟处苔应没,惠远门空客到稀。

昔年拄玉杖,去看庐山峰。
远山如游龙,半入青天中。


四顾无人独青秀,五老与我同舂容。

讷公匡庐老,诗句整以雅。


标韵乐天淳,不肯外礼假。


所居远城市,绝俗就闲暇。

银河忽如瓠子决,泻诸五老之峰前。
我疑天仙织素练,素练脱轴垂青天。


便欲手把并州剪,剪取一幅玻璃烟。

苍山去郭三十里,日暮云收独立时。


应是尘埃能眯眼,几人曾有望山诗。

发枯身老任浮沉,懒泥秋风更役吟。


新事向人堪结舌,旧诗开卷但伤心。


苔床卧忆泉声绕,麻履行思树影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