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首阳垂范远,吏部属辞深。


染翰著嘉尚,系言光德音。

三司副使不书前人名姓。
嘉祐五年,尚书户部员外郎吕君冲之,始稽之众史,而自李纮已上,至查道,得其名;自杨偕已上,得其官;自郭劝已下,又得其在事之岁时。
于是,书石而镵之东壁。

国用忧钱谷,朝推此任难。


即山榆荚变,降雨稻花残。


林响朝登岭,江喧夜过滩。

白鱼紫蟹早霜前,有酒何须问圣贤。


上客远来工缓颊,双鬟为出小垂肩。


新传大曲皆精绝,忽发狂言亦可怜。

京尘昔倾盖,江国见佳城。


零落旧冠剑,艰难孝弟兄。


存亡看世俗,意气忆平生。

风迹殊不昧,声名岂偶然。


长途催騄骥,爽气激鹰鹯。


薏苡成遗恨,松楸卜远年。

鬓丝不是吴蚕吐,未到吴中已成缕。


清肠无茧自能生,穷愁便织连今古。


论兵说剑三十秋,乃知功名难强取。

春风不独开春木,能蹙浪花高似屋。


江船百尾泊深湾,铁缆千环系长轴。


远客今朝愁未平,主人赠榼饮还足。

自昔爱春物,樽深眼底红。


日斜花在落,身醉客西东。


殁叹千年隔,生悲百事空。

盛世虽多士,唯公与众殊。


高才飞健鹘,逸句吐明珠。


未入周官采,争持楚璞模。

二十识君貌,交游非一朝。


魄光沉碧海,志业陨青霄。


洛客旧为社,楚人今作招。

昭亭送客地,来往四十年。


常视松端日,每稽潭上船。


风移虎旗脚,寒入牛童肩。

官路寻知已得真,可堪轻负洛城春。


江湖相望三千里,休使乡朋想望频。

弱冠交游鬓发苍,饱谙官况好深藏。

闲居共买一廛地,尽老常依数仞墙。

虽喜卜邻同晏子,尚惭推宅异周郎。

江西使节拥朱轮,正用中台鹤发人。


漕米争衔千鹢舶,即山催铸万蚨缗。


宴斋螺岫披云出,醉馆星苞照露匀。

君趋召节向中台,我滞边州未得回。


头白羞论天下事,眼青欣举故人杯。


池蛟得雨鳞先动,霜隼乘风翅始开。

岭南为郡带名曹,万里江山兴咏饶。


皇宋声诗归雅正,有唐门地本逍遥。


雪霜思苦虽侵鬓,金紫恩深已佩腰。

就养求官动圣知,专城犹得近王畿。


乡人竟指曾题柱,丘嫂应惭不下机。


西掖罢批天子诏,北堂荣著老莱衣。

清机果被公材挠,雄拜知承圣主恩。


庙略已调天府实,国征方觉地官尊。


徒言玉节将分阃,定是沙堤欲到门。

前年伯鸾死,卜葬近要离。


今日延陵墓,仍书季子碑。


人琴俱已矣,林壑助悽其。

翰墨兼能事,功名自壮图。


云霄曾几许,意气即通衢。


埋玉情何已,修文理不诬。

王店有邮吏,养鸡殊可笑。


昂然处高襟,不肯以时叫。


官有宿此者,西征待初晓。

霁色变云林,寒光混烟水。


遥山定何处,渺漭才可指。

三辅衣冠多俊贤,迩来风物故依然。


君家复在城南社,时望从知尺五天。


韦氏训经门益大,酂侯治第世相传。

嵩少雨晴寒食时,年年驿使按瑶墀。


尘埃落莫长安陌,笑倚春风不自知。

玉色天香无与俦,猝风暴雨判多愁。


君知大半春将过,初识人间第一流。

芙蕖满地水浮空,不意江湖入望中。


独把一杯送归客,可怜羁思满秋风。

爱客每倾盖,传家能象贤。


犹多嫌白眼,自不废青毡。


吏隐如他日,郎潜遂几年。

湖海青云士,元龙如古人。


草书到圣地,词学洎天伦。


零落风流尽,平生意气亲。

翔雁来江渚,秋容在远空。


几声疏树外,一字断云中。


虚馆垂帘月,平皋败叶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