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参卿休坐幄,荡子不还乡。


南客潇湘外,西戎鄠杜旁。


衰年倾盖晚,费日系舟长。

斗舸红旗满急湍,船窗睡起亦闲看。


屈平乡国逢重五,不比常年角黍盘。

秭归城畔蹋斜阳,古寺无僧昼闭房。


残佩断钗陵谷变,苫茆架竹井闾荒。


虎行欲与人争路,猿啸能令客断肠。

陵阳不可见,独往复如何。


旧邑云山里,扁舟来去过。


鸟声春谷静,草色太湖多。

东岸艬船抛石门,西山炊烟连白云。
竹篱茅舍作晚市,青盖黄旗称使君。

东邻男儿得湘累,西舍女儿生汉妃。
城郭如村莫相笑,人家伐阅似渠稀。

旧国风烟古,新凉瘴疠清。


片云将客梦,微月照江声。


细和悲秋赋,遥怜出塞情。

谢守携猿东路长,袅藤穿竹似潇湘。


碧山初暝啸秋月,红树生寒啼晓霜。


陌上楚人皆驻马,里中巴客半归乡。

空舲最险复兵书,白狗黄牛尽不如。


二峡已愁朝暮上,三巴惟见水云馀。


哀猿生长悲秋地,落木飘萧入蜀初。

往日湘累返,乡人慰梦思。


悲凉高弟辩,婉顺女兄辞。


既放何曾怨,将亡惜未知。

自悲秋气后,摇落至于今。


泪下水蘋满,魂归枫树深。


荒淫神女赋,风谏左徒心。

此地多文藻,风流今尚存。


江沱骚客宅,峡口美人村。


哀怨随流水,遗音在暮猿。

暮云天际见高城,行尽千峰峡渐平。


古郡山头万家住,客舟江上一灯明。


竹枝惯听巴人曲,鸟道才通楚国程。

三年为倅兴何长,归计应多事少忙。


又见秋风霜裛树,满山椒熟水云香。

终夜江声枕上喧,子规未叫已销魂。


身乘筚路思熊绎,词诵离骚吊屈原。


城邑旧为夔子国,民人多是楚王孙。

归州女儿双髻丫,手提酒瓶头戴花。
左手持杯右手泻,滩头劝客争邀遮。
滩头一船百夫挽,欲上未上头捽沙。
矻矻秭归山,长身困远官。
旧租无折变,新路有平宽。
报以孙将子,森然玉与兰。
玉立气如春,魁然长者人。
三朝陈素业,两郡驾朱轮。
国干须名族,吾衰倚大姻。
怜君万里客归州,每忆乡园涕泗流。
百折漩涡江渚晚,千章云气蜀山秋。
登高好作思玄赋,近水宜开醉白楼。
归州城门半天里,白云晚向城下起。
市廛架屋依岩峦,妇女提罂汲江水。
巴山雪消江水长,城中夜闻滩濑响。
川口通衢熊绎城,儿童竹马走相迎。
三巴草树春浮动,万舸风涛雨荡平。
晚市炊烟连白帝,晓山旭日射红旌。
汉室分符属俊良,喜君得郡古丹阳。
去时佩印辞京邸,到日题诗出射堂。
大别东连荒梦泽,潜江南下乱潇湘。
江上青山识秭归,江边吊古驻岩昪。
梦中马耳先曾到,行处人烟亦已稀。
屈子宅空江渺渺,昭君村在雨霏霏。
乱山无清晓,云水但稠浊。
累日行重岚,丛密何由豁。
安知兹壁外,不有朝暾跃。
归州男子屈灵均,归乡女儿王昭君。
山穷林薄不肥沃,生尔才貌空绝群。
男为逐臣沉湘水,女嫁穹庐夫万里。
家在闽山东复东,其中岁岁有花红。
而今不在花红处,花在旧时红处红。
家在闽山西复西,其中岁岁有莺啼。
如今不在莺啼处,莺在旧时啼处啼。
万家砧响触羁愁,枕上滩声又换秋。
绝好江村图画里,乱山斜照泊归州。
峡江春水碧如油,楚客来时又泛舟。
烟雨一帆三月暮,子规声里过归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