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忆昔子美在东屯,数间茅屋苍山根。


嘲吟草木调蛮獠,欲与猿鸟争啾喧。


子今憔悴众所弃,驱马独出无往还。

提壶劝客饮,架犁课农耕。


鸠方喜妇还,蚁又以族行。


大化职雨旸,我窗更晦明。

小园清晓岸纶巾,物态年光日日新。


绿叶自生黄自落,不应秋至始愁人。

物情岂愿岁时遒,一气潜移不自由。


日出鹁鸪还唤雨,夏初蟋蟀已吟秋。

日落乌将数子归,风和雉挟两雌飞。


不如村舍安孤寂,父子飘然两褐衣。

丧乱以来,天下城郭丘墟,惟从太仆君宅尚在。
南征荆州,还过乡里,舍焉。
乃种诸蔗于中庭,涉夏历秋,先盛后衰,悟兴废之无常,慨然永叹,乃作斯赋:


伊阳春之散节,悟乾坤之交灵。

柳湖万柳作云屯,种时乱插不须根。


根如卧蛇身合抱,仰视不见蜩蝉喧。


开花三月乱飞雪,过墙度水无复还。

朝看新燕飞,暮听子规啼。


尺蠖身藏叶,神龟尾曳泥。


韝鹰何用掣,枥马不当嘶。

秋圃寂无有,萧条残菊枝。


老蛩依日叫,暗蝶傍人飞。


锁涩门开少,莎长人到稀。

贫舍无旨蓄,种圃治寒蔬。


纵横数席间,灌溉亦勤劬。


积雨有新甲,时摘付中厨。

重瞳陟方时,二妃盖老人。


安肯泣路傍,洒泪留丛筠。


颇疑葛陂化,点点留斑鳞。

奇林蕴贞粹,健叶圆青鲜。


中有碧瑶实,正味百果先。


贡包登尧俎,颂德列骚篇。

清霜厉严杀,松柏气不振。


芙蓉乃微木,晓艳独娇春。


秾粹觉兰疲,芬敷知菊贫。

下根盘秋泥,上叶披宿雨。


惟馀黄金蕊,秀色日夜吐。


宁须荐九日,但惜岁云暮。

欲知此园古,请视酴醾苍。


孙枝已轮囷,走蔓龙蛇长。


春风一吹嘘,灼灼发奇光。

古制精巧后莫拟,何年著此形模伟。


状为神兽践修虺,蜿蜒脊胁奠厥趾。


犀兕一角昂其鼻,胸腹空洞口哆侈。

昨日梅开饮公酒,今朝梅谢念公诗。


眼前光景急如水,案上簿书棼若丝。


且试辍忙来此地,可怜遗恨满残枝。

有鸟自南来,情质与众殊。


毛羽心矜贵,栖啄意闲都。


众鸟笑其异,去之令之孤。

晓出文昌宫,憩兹青莲宇。


洁斋奉明祀,凭览伤夐古。


秦为三月火,汉乃一抔土。

四时有代谢,卉物互相逾。
红者方蕊萼,白者已芬敷。
人生一气中,不出造化炉。
今年叶底已藏花,来岁还抽后岁芽。
代谢乘除无了日,须将定力看浮华。
鱼目出泥沙,空村百金珍。
豫章值拥辏,细细供蒸薪。
论材何必多,适用即能神。
騄骥今失群,亦自矜趫腾。
俯仰岁时久,帖然困蚊蝇。
豪鲸逸其穴,天水成沧溟。
秋叶霜前绿,秋池雨后清。
残蝉多默默,寒蝶强轻轻。
丹果林梢熟,黄花草际明。
野有梅,山有璞。
岁将晏兮,微霰初落。
我思美人,如玉追琢。
不寒不热小梅天,千里归怀正所便。
嫩笋触沙抽犊角,新荷拿水握儿拳。
游丝有绪谁紬绎,野茧难缫自裹缠。
阁阁蛙鸣夜,嘈嘈鸟语春。
物情犹任理,世事岂由人。
时自有迟速,道初无屈伸。
丛竹新移涧水西,喜添双笋迸阶泥。
春云绕屋苍龙起,夜月临轩翠凤栖。
石上琅玕当并长,壁间蝌蚪待重题。
太保勋庸垂鼎铭,黄钟大吕一毛轻。
太保襟怀寄丘壑,玉田珠树相参错。
丘壑灵风飒晓昏,悠悠过客总啼痕。
嗟嗟三闾子,不复得怀王。
早以蕙兰误,岂虞萧艾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