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车轣辘,牛觳觫。
积雪皑皑,飞雪䔩䔩。
前车上岭后车续,老牛服箱顾寒犊。

以笔写竹如写字,何独钟王擅能事。


同是蒙恬一管笔,老手变化自然异。


胸中渭川有千亩,咄嗟办此箨龙易。

今兰春秀异秋兰,世事随时岂一端。


别有古人不死处,陶诗晋字要人看。

今之墨兰,山谷之所谓兰也,一干一死。
古之兰,根枝叶花皆香,一树而千万蕊。


《离骚》曰纫秋兰以为佩,秋兰兮蘼芜。

衡茅负晴旭,有客至我门。


共披会稽图,山水盛缤纷。


众贤坐水次,飞觞泛沄沄。

云巢幽人爱江渚,抽思挥毫写横素。


波澜不惊潦水尽,秋气晶明绝烟雾。


征帆去棹不相袭,岸曲洲旋总堪赋。

嘉熙殿里春日长,集贤奉诏写苍筤。
迩来二十有五载,飘零残墨到江乡。


匡庐高人昔同住,每见挥毫凤鸾翥。

老龙出海苍髯须,营丘枯木天下无。


回枝屈铁堕崖雪,涧底应拾青珊瑚。


明堂清庙要梁栋,朔风吹沙泽腹冻。

海风吹月忆危巢,清夜梳翎雪堕坳。


仙客不知犹是画,每听长唳向松梢。

睡起多情思,依稀见太真。


一枝红泪湿,似忆故宫春。

鸿雁栖栖遵渚,黄芦索索鸣秋。


羡杀承平公子,笔端万里沧洲。

大阿罗汉十有六,一一腾空见人足。


手持贝叶坐禅林,称不动尊惟我独。

久矣山人去,怀哉屋壁藏。


侵陵阅梅雨,调护乏芸香。


次第翻经集,呼儿理在亡。

我昔戏言古人所欲见,当代莫先惜抱翁。
行如望溪加蕴藉,文追永叔仍淹通。


标宗论学本末具,显晦与世关污隆。

沙场日暮春草肥,瘦马不受黄金羁。


天生神骏天所爱,岂容过市无人知。


郎官病坐芙蓉幕,喜见马图天上落。

野夫策杖村南复村北,处处东君吝消息。
瞥然缟素一枝横,又见琳琅数竿碧。


一枝春之先,数竿冬之后。

我昔曾为阳羡游,正值雪花大如掌。


开门恍讶天地白,云涌群山入书幌。


铜官远并玉峰寒,罨画暗流冰片响。

羲和整御升旸谷,赤云夹日如飞鹜。


晶光下射东方山,石卵含丹孕岩腹。


谁令巧匠凿山骨,截此赪坚一肪玉。

朔风飞雪何漫漫,群山大半埋云端。


蓝田丘壑不易得,更把云雪妆林峦。


茅斋竹屋架岩巘,轩楹面势随所安。

萧郎画竹称逼真,与可所作尤绝伦。


不将丹青借粉饰,直把宝墨传精神。


渭川万个在胸次,援毫戏扫如烟云。

画史古多有,李生独宝传。


譬犹古人书,墨妙称诚悬。


尤物世难蓄,变化登云天。

五岳分奠如循环,作镇南服惟衡山。


炎方荒绝亘沧海,天付雄柄司神奸。


祝融腾掷倚霄汉,群峰逦迤犹堂坛。

往年跨马观羌戌,道历太华西临雍。


伟哉造化巧凝结,元气孕此金芙蓉。


平原陡起三万仞,峻屏却略罗秋空。

房星之精下天驷,产此骐驎奉天子。


龙媒徕自大宛城,汗血生从渥洼水。


那知妙手居合淝,笔端能出神俊姿。

边人牧马如牧羊,群族散置初无伤。


妙哉龙眠笔有眼,作此冀北才而臧。


素纨盈尺十二匹,骨相毛物皆非常。

云林之子有仙骨,平生好洁如好色。
纷纷浊士等虫沙,呜呼瓒也何由得。


忆昔常登清掞堂,鹊尾炉爇龙涎香。

庐山石桥天下奇,奔湍赴壑潜冯夷。


倚阑俯瞰毛发竦,品题曾读坡仙诗。


画师笔斡造化窟,岂必夜半夸娥移。

直节豸献角,低枝鸾振羽。


古色镇苍然,非烟亦非雨。

谢家庭下玉,化此青琅玕。


风标夐不俗,谁谓骨相寒。

新梢雾如沐,断节霜不枯。


西窗夕阳下,此君何可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