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三年辄去岂无乡,种树穿池亦漫忙。


暂赏不须心汲汲,再来惟恐鬓苍苍。


应成庾信吟枯柳,谁记山公醉夕阳。

短竹萧萧倚北墙,斩茅披棘见幽芳。


使君尚许分池绿,邻舍何妨借树凉。


亦有杏花充窈窕,更烦莺舌奏铿锵。

缭绕府西面,潺湲池北头。


凿开明月峡,决破白蘋洲。


清浅漪澜急,夤缘浦屿幽。

古寺朱扉傍水开,高僧笑语共徘徊。


阴阴曲径人稀到,一一名花手自栽。


竹笕引泉滋药垄,风炉篝火试茶杯。

竹屋茆檐烟火微,长歌相应负禾归。


穷居幸可支朝夕,世事何曾有是非。


新茁畦蔬经宿雨,半开篱槿弄斜晖。

林栖四壁空,百事从简易。


缺篱寒未补,幽户夜不闭。


东偏欲广屋,厚费敢轻议。

公府有高政,新斋池上开。


再吟佳句后,一似画图来。


结搆疏林下,夤缘曲岸隈。

好山都在西湖,斗城转北多流水。
屋边五亩,桥通双沼,平烟蘸翠。
旋叠云根,半开竹径,鸥来须避。

向日堂东一室存,竹为窗壁席为门。


心如白月光长照,气结丹砂体自温。


饭软莫嫌红米贱,酒香故取泼醅浑。

客去知公醉欲眠,酒醒寒月堕江烟。


床头复有三升蜜,贫困相资恐是天。

邻人渐熟容赊酒,故客亲留为种蔬。


住稳不论归有日,船通何患出无车。

北牖清风正满床,东坡野菜漫充肠。


华池自有醍醐味,丈室仍闻薝卜香。

旅食三年已是家,堂成非陋亦非华。


何方道士知人意,授与炉中一粒砂。

江声六月撼长堤,雪岭千重过屋西。


一叶轩昂方断渡,南堂萧散梦寒溪。

宦情牢落苦思归,君侧无人留子思。


手种松筠须灌溉,亲修寝庙忆烝祠。


定应此去添桃李,还似旧茔无棘茨。

移病新秋厌直庐,自将僮仆治前除。


已栽楚客江边草,不学严陵濑上鱼。


红穗拂栏何茜粲,绿丛无水亦萧疏。

低牖仅障风,深炉宿火红。


忘怀荣辱外,无事寂寥中。


陨叶鸣寒瓦,飞霜皎夜空。

禅宇初无好事名,君来殊欲称高情。


诛茅治屋忘多施,洗竹疏泉得二清。


苦任雪霜凌劲节,静和风月泻寒声。

二室峰前水,三川府右亭。


乱流深竹径,分绕小花汀。


池角通泉脉,堂心豁地形。

耨水耕山息故林,壮图嘉话负前心。


素丝鬓上分愁色,络纬床头和苦吟。


笔研不才当付火,方书多诳罢烧金。

剪竹诛茆就水滨,静中还得保天真。


只闻神鬼害盈满,不见古今争贱贫。


树影便为廊庑屋,草香权当绮罗茵。

高斋新境断纤尘,曲圃芳畦豫记春。
今日且资移树法,明年应作看花人。
闻说西斋水,潺湲逼画楹。
虽添新窦响,不改故源清。
花落波浮乱,杯迟屈曲行。
槐市最清严。
喜辟新居敞画檐。
月转回廊花映槛,垂帘。
未许言高隐,茅亭置水乡。
选苔先覆地,借竹远临墙。
辩古藏俱出,谈空兴倍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