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病羸不办揽衣迎,剥啄空惭扣户声。


凡药岂能驱二竖,清心幸足制三彭。


巷南僦屋傥可问,岁晚囊衣吾亦行。

阿兄作云巢,阿弟作月窗。
乾坤清气只云月,一家两手并取将。


作巢不用木,只架云为屋。

兰芷溪头子曾子,日饭兰花饮溪水。


犹嫌尘土涴荷衣,移家龙山西复西。


清晨芒屦上山觜,瞥见寸云石边起。

前说人间无漏仙,后说世上无眼禅。


衲子若全信佛语,生天定在灵运前。

吉文江水走玉虹,我家水西君水东。


有时相思即命驾,连床夜两听松风。


中间薄宦各分散,南飞鴐鹅北飞雁。

三韩玉叶展明蠲,诸老银钩卷碧鲜。


幸自不逢文与可,一竿秋竹扫风烟。

乌帽红尘愧子陵,绿蓑青笠晚寻盟。


三千里外还家后,七十二回看月生。


与子两人长对酌,笑渠万古浪垂名。

两日阴晴较不常,嫩寒轻暖杂花香。


今晨天色休休问,卧看红光点屋梁。

淡墨高垂两客名,夜归到晓睡难成。


却缘二喜添三喜,听得黄鹂第一声。

诗到黄初字永和,半生西望溯明河。


已招学士来儒馆,更欠山人拜谏坡。


四库旧书存有几,五朝遗老苦无多。

香动寒山寂寞滨,直从空谷见佳人。


树头树底参差雪,枝北枝南次第春。


有此瑰琦在岩壑,其他草树亦精神。

云巢示我良马图,一骑欲水一骑刍。
竹批双耳目摇电,毛色纯一骨相殊。


何人貌此真权奇,笔端疑有渥洼池。

湖头准拟赏新晴,雨过风号万马声。


宋玉未夸巫峡梦,杜陵翻作渼陂行。

读书听雨过三更,定是明朝又不晴。


就枕未鼾饥鼠出,掀书舐砚上灯檠。

青梅未了已朱樱,春尽曾无十日晴。


稍欲出城问蚕麦,生愁城外杜鹃声。

今年草草过清明,春莫曾无十日晴。


担上牡丹犹许见,城中浑不识莺声。

小楼欲下怕泥行,春半曾无十日晴。


老眼看花如隔雾,只消卧听卖花声。

道人有园居,其门可罗爵。
夫何诸贤杰,疏野尽阔略。
联镳过柴荆,慰藉淡与泊。
自识闲中趣,常嫌闹处行。
湖山真富贵,花鸟小声名。
有客金兰好,贻诗徵角鸣。
贪闲常怕拆人书,今日开缄病巳无。
数纸云情动金石,一篇天籁集笙竽。
心交物类相感志,愿在衣冠盛事图。
君才霁月破阴分,因物还将比似君。
水上风云真解悟,目前意到便成文。
轻涛浡突羊头起,急溜爬髿虎爪分。
待伴犹虚夜,羞明或遇朝。
但依歌袖舞,休向鬓丝飘。
有句清堪比,令人意自消。
鹊冻听无语,鸥饥望不飞。
纵饶居士爱,亦自到园稀。
入幕灯生晕,飘池水长肥。
才晴便是看花时,记事君曾有四诗。
及至花开风日好,不闻拄杖扣疏篱。
地秀溪通邑,山高寺矗云。
望殊惊乍见,景胜厌前闻。
鸡犬人家乐,风烟钓艇纷。
袅袅娉娉,可人尤赛娘风韵。
花娇玉润。
一捻春期近。

荼蘼殿春枝满霜,卢橘熟夏今乃黄。

弹丸煌煌照坐光,老叟惊诧见未尝。

客言采果孟冬月,剖竹为符带苍雪。

龙章凤姿,挥斥八极。
天心月胁,照映万物。
孟子之气,庄周之文。
懒逐溪风偶度云,聊同江月戏分身。
谁知郑驲多佳客,也著骀佗一恶人。
一身超忽白云表,双眼低回白蘋杪。
沙随风卷黄莫涯,草与天连青未了。
摩诘胸中几麋丸,诗写其真更留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