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漠漠轻阴拨不开,江南细雨熟黄梅。


有情无意东边日,已怒重惊忽地雷。



云柱础,水楼台,罗衣费尽博山灰。

南京西浦道,四月熟黄梅。


湛湛长江去,冥冥细雨来。


茅茨疏易湿,云雾密难开。

沐罢斜簪二寸冠,断云残霭暗江干。


丝丝梅子熟时雨,漠漠楝花开后寒。


剩采芸香辟书蠹,旋舂麦麨续家餐。

霁色澄鲜已断梅,江郊隐隐尚轻雷。


层峦正对孤城落,健席遥看大艑来。


幼妇髻鬟簪早稻,近村坊店卖新醅。

梅雨忽已过,松风来飒然。


吟多锦囊富,影瘦角巾偏。


客祝加餐饭,儿忧少睡眠。

残雨收还滴,低云去复留。


护雏怜弱燕,唤妇笑鸣鸠。


碓米舂初滑,园蔬摘复抽。

雨暗迷行路,溪深没旧痕。


汪汪牛湩白,盎盎酒醅浑。


暖浸千畦稻,横通十里村。

稽山自与岐山别,何事连年鸑鷟飞。


百辟商量旧相入,九天祗候老臣归。


平湖晚泛窥清镜,高阁晨开扫翠微。

其一


春点疏梅雨后枝,剪灯心事峭寒时。
市桥携手步迟迟。


蜜炬来时人更好,玉笙吹彻夜何其。

梅实迎时雨,苍茫值晚春。


愁深楚猿夜,梦断越鸡晨。


海雾连南极,江雪暗北津。

管得天公雨更晴,何关客子病心情。


得归此意良不恶,且住微躯也自轻。

雨霁云开池面光,三年鱼苗如许长。


小荷拳拳可包鲊,晚日照盘风露香。

千山云深甲子雨,十日地湿东南风。


静里壶天人不到,火轮飞出默存中。

风声不多雨声多,汹汹晓衾闻浪波。


恰似秋眠隐静寺,玉霄泉从床下过。

乙酉甲申雷雨惊,乘除却贺芒种晴。


插秧先插蚤籼稻,少忍数旬蒸米成。

梅雨暂收斜照明,去年无此一日晴。


忽思城东黄篾舫,卧听打鼓踏车声。

三日雨不止,蚯蚓上我堂。


湿菌生枯篱,润气醭素裳。


东池虾蟆儿,无限相跳梁。

叠石黏灰事尚新,忽因沾渍减嶙峋。


晋阳昔仅存三板,瓠子今谁助束薪。


恃陋窃忧难御寇,加工却恐倍劳民。

屋角鸣禽弄好音,楼头夏木绿阴阴。


镊空白发愁根在,熟尽黄梅雨意深。


苔榻有泥妨客坐,稻田足水慰农心。

梅雨天何剧,炎花百不开。


蜻蜓红作阵,瓜瓞绿崩苔。


荡甚愁鹅掌,酥将及瓦杯。

一雨从端午,羲衙故不开。

岂不苦于雨,江昏水迫城。


市民扃暗户,军妇哭空营。


萤外无灯影,蛩边有柝声。

客心何日渡桑干,琐琐良难雨更难。


途潦家家逾户限,檐声夜夜过更阑。


归舟屡阻千滩涨,暑簟频惊五月寒。

积年梅雨动兼旬,咎证源源殆有因。


狐假虎威饶此辈,鼠穿牛角念吾民。


涎流白饭难侥幸,汗滴青秧浪苦辛。

迩日岂无雨,东有西或无。


有亦仅鸣瓦,不肯鸣庭除。


檐声尚难滴,况望浮沟渠。

骤骇寒成暑,难求簟换毡。


通身都是痒,彻晓竟无眠。


鼠侮猫犹幼,蚊邀蚤共儇。

雨应犹不止,终夕汗如湍。


胡蝶魂才返,蒲牢韵已残。


身今栖歙谷,家尚寄严滩。

草树加蒙密,波涛计渺冥。


似宜穿野屩,直与眺江亭。


薪湿厨烟重,泥浑井汲腥。

蓑笠千村外,乾坤五月中。


若无梅子雨,焉得稻花风。


深贮陂塘满,交流畎浍通。

黄梅三日雨,漏屋使人愁。


无饭不遑恤,有书犹欲修。


绵延蜂虿贼,震动犬牙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