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眼花错莫鬓霜匀,病马羸骖只自尘。


奉引拾遗叨侍从,思归少傅羡朱陈。


衰年壮观空惊目,险韵清诗苦斗新。

入仗魂惊愧草莱,一声清跸九门开。


晖晖日傍金舆转,习习风从玉宇来。


流落生还真一芥,周章危立近三槐。

槐街绿暗雨初匀,瑞雾香风满后尘。


清庙幸同观济济,丰年喜复接陈陈。


雍容已餍天庖赐,俯伏初尝贡茗新。

不愁春尽絮随风,但喜丹砂入颊红。


流落天涯先有谶,摩挲金狄会当同。


蘧蘧未必都非梦,了了方知不落空。

此生别袖几回麾,梦里黄州空自疑。


何处青山不堪老,当时明月巧相随。


穷通等是思家意,衰病难堪送客悲。

十年流落敢言归,鱼鸟江湖只自知。


岂意青天扫云雾,尽呼黄发寄安危。


风流吾子真前辈,人物他年记一时。

逢人欲觅安心法,到处先为问道庵。


卢子不须从若士,盖公当自过曹参。


羡君美玉经三火,笑我枯桑困八蚕。

朝罢人人识郑崇,直声如在履声中。


卧闻疏响梧桐雨,独咏微凉殿阁风。


谏苑君方续承业,醉乡我欲访无功。

江上松楠深复深,满山风雨作龙吟。


年来老干都生菌,下有孙枝欲出林。


白发未成归隐计,青衫傥有济时心。

掖垣老吏识郎君,并辔天街两绝尘。


汗血固应生有种,夜光那复困无因。


岂知西省深严地,也著东坡病瘦身。

平生弱羽寄冲风,此去归飞识所从。


好语似珠穿一一,妄心如膜退重重。


山僧有味宁知子,泷吏无言只笑侬。

十年身不到朝廷,欲伴骚人赋落英。


但得低头拜东野,不辞中路伺渊明。


舣舟苕霅人安在,卜筑江淮计已成。

感慨清哀似变风,老于诗句耳偏聪。


迂疏自笑成何事,冷淡谁能用许功。


不怕飞蚊如立豹,肯随白鸟过垂虹。

两见黄花扫落英,南山山寺遍题名。


宗成不独依岑范,鲁、卫终当似弟兄。


去岁云涛浮汴泗,与君泥土满衣缨。

浪蕊浮花不辨春,归来方识岁寒人。


回头自笑风波地,闭眼聊观梦幻身。


北牖已安陶令榻,西风还避庾公尘。

千戈万槊拥笓篱,九日清樽岂复持。


官事无穷何日了,菊花有信不吾欺。


逍遥琼馆真堪羡,取次尘缨未可縻。

沈郎清瘦不胜衣,边老便便带十围。


躞蹀身轻山上走,欢呼船重醉中归。


舞腰似雪金钗落,谈辩如云玉麈挥。

十二东秦比汉京,去年古寺共题名。


早衰怪我遽如许,苦学怜君太瘦生。


茅屋拟归田二顷,金丹终扫雪千茎。

挽袖推腰踏破绅,旧闻携手上天门。


相逢应觉声容似,欲话先惊岁月奔。


新学已皆从许子,诸生犹自畏何蕃。

昨夜霜风入裌衣,晓来病骨更支离。


疏狂似我人谁顾,坎坷怜君志未移。


但恨不携桃叶女,尚能来趁菊花时。

秋来不见渼陂岑,千里诗盟忽重寻。


大木百围生远籁,朱弦三叹有遗音。


清风卷地收残暑,素月流天扫积阴。

去国光阴春雪消,还家踪迹野云飘。


功名正自妨行乐,迎送才堪博早朝。


虽去友朋亲吏卒,却辞谗谤得风谣。

簿书丛里过春风,酒圣时时且复中。


红烛照庭嘶騕袅,黄鸡催晓唱玲珑。


老来渐减金钗兴,醉后空惊玉箸工。

雨叶风花日夜稀,一杯相属竟何时。


空虚岂敢酬琼玉,枯朽犹能出菌芝。


门外吕梁从迅急,胸中云梦自逶迟。

人间膏火正争光,每到藏春得暂凉。


多事始知田舍好,凶年偏觉野蔬香。


溪山胜画徒能说,来往如梭为底忙。

驺骑传呼出跨坊,簿书填委入充堂。


谁教按部如何武,只许清尊对孟光。


婉娩有时来入梦,温柔何日听还乡。

功利争先变法初,典型独守老成馀。


穷人未信诗能尔,倚市悬知绣不如。


代北诸生渐狂简,床头杂说为爬梳。

西湖三载与君同,马入尘埃鹤入笼。


东海独来看出日,石桥先去踏长虹。


遥知别后添华发,时向樽前说病翁。

二更铙鼓动诸邻,百首新诗间八珍。


已遣乱蛙成两部,更邀明月作三人。


云烟湖寺家家境,灯火沙河夜夜春。

一时冠盖尽严终,旧德年来岂易逢。


闻道堂中延盖叟,定应床下拜梁松。


蠹鱼自晒闲箱箧,科斗长收古鼎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