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我闻桂阳江上峰,平地突出七芙蓉。


三峰岧嵉如列戟,四峰袅袅翔飞龙。


孤水东来走其下,上岩下岩惟古松。

吾闻罗浮之山四万八千丈,绝顶仙葩隔尘壤。
铁干斜撑大海滨,霜梢乱插遥天上。


江南十月寒信来,雪花如席飞瑶台。

君不见铜柱之标高插天,合浦潮与南溟连。
明珠翠羽光华然,估客十万矜腰缠。


我兄侠气凌铜柱,射策武闱力如虎。

天地乃万化之门,阴阳乃五行之根。
太始逮今几万载,一气不息绵绵存。


瞻彼五老,霭若云屯。

长安三月烟如织,上苑桃花看不极。
主人旧是武陵人,别有春林千树色。


千树万树玉岭赊,烂漫风前十里花。

君不见岱宗之山海上起,云霞沃宕三千里。
七十二峰峰插天,西支半落清河水。


山川回合势连绵,灵气应钟不世贤。

峨峨天上三珠宫,琳庭贝阙交玲珑,扶桑若木生西东。


朱光反射银汉侧,青雀翻飞明月中。
椷书咫尺报蓬莱,王母西从瑶水来。

万生总总各殊禀,中间变化通希夷。
大椿一万八千岁,蟠桃结实千年期。


虽云阅世最久远,要自与物同推移。

石楼老人金骨身,肩拖一片茅冈云。


掀髯长啸鸾鹤舞,九天飞下云中君。


自言山水心原远,四十悬车已为晚。

九歌曰:我所瞻兮尽仙亭,溪流九曲山鸟鸣。
灵峰之上云英英,轻盈杖屦等鸿冥。


谁可与同猿鹤情,荷锸相将日斫苓。

八歌曰:我所瞻兮到并莲,溪流八曲水潺湲。
钟鼓楼台步列仙,月明环佩声珊然。


谁可与同学慕禅,笠子临流枕石眠。

七歌曰:我所瞻兮云石堂,溪流七曲树生香。
石门虚彻把金光,翘首三峰列上方。


谁其行乐意未央,天壶日月景偏长。

六歌曰:我所瞻兮一览台,溪流六曲苍屏开。
振衣千仞出崔嵬,上与天游意豁哉。


谁其镌石扫莓苔,千年声响超群材。

五歌曰:我所瞻兮号天柱,溪流五曲杂烟雾。
栖真更在留云处,丹灶茶炉共朝暮。


谁与相从洽情愫,晚对群峰夸乐聚。

四歌曰:我所瞻兮在玉华,溪流四曲景逾赊。
钓鱼溪畔放浮槎,题诗合到李仙家。


谁与幽栖傍赤霞,仙床倦起看山花。

三歌曰:我所瞻兮会仙岩,溪流三曲溪转深。
海日初升开晓岚,游仙鸾鹤此中骖。


何以侑之杯行三,缘厓架壑穷幽探。

二歌曰:我所瞻兮玉女峰,溪流二曲山气浓。
镜台不受埃尘封,印石时留翰墨踪。


何以居之桂树丛,猿吟虎啸生雄风。

一歌曰:我所瞻兮万年宫,溪流一曲开蒙茸。
彭祖之居号云龙,群仙更聚幔亭中。


谁其主之溪上翁,惟张与徐差可同。

宋之洛社唐香山,清风长在天地间。
元丰遗像十三子,千古勋名问青史。
西都回首但青山,五百馀年那有此。
君不见大河九曲来昆仑,苍茫万里浮乾坤。
悬崖绝阪任倾没,惟有当冲一柱岿然存。
芙蓉直峭凌烟雾,不向他山资倚附。
麒麟本是天上物,头角峥嵘光五色。
紫皇案前颇驯扰,雷祖跨下尤奇特。
翁家种德如种松,庆源直与流泉通。
青鞋头白不入市,未闻謦欬闻高风。
落落千章大厦材,清冷澹澹天河来。
龙之德,光明峻极。
时潜而潜,九泽修髯。
时起而起,敷天化雨。
龙之归,冬烈秋凄。
雨雪其霏,清霜疾威。
寒气总来,何草不萎。
龙之骧,蹈厉奋扬,伸缩翕张。
电裂碧空,奕奕其光。
迅雷震之,震惊四方。
龙之起,德施斯普。
日照其鳞,云曳其尾。
下水上腾,和风甘雨。
龙之潜,或潜在渊。
匪江匪汉,瀚渤弥漫。
江门之渚,游洋容与。
八桂归来后,又十年、泉红涧碧,蟠桃春晓。
老子精神真满腹,合借福星当道。
怎长寄、东皋舒啸。
新月溶青荔。
望天边、寿星一点,白云千里。
又是吾翁初度日,两见童颜十四。
王夫子,买舟钓鱼沧波里。
水底珊瑚渐长成,山头白雪常如齿。
一年垂钓又一年,隔绝尘埃心则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