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直节堂堂,看夹道、冠缨拱立。


渐翠谷、群仙东下,佩环声急。


谁信天峰飞堕地,傍湖千丈开青壁。

东南山水,馀杭郡为最。


就郡言,灵隐寺为尤。


由寺观,冷泉亭为甲。

翠壁刻孱颜,烟霞跬步间。
使君能爱客,朝夕弄山泉。


春岩雨过春流长,置酒来听山溜响。

逗石穿云落涧隈,无风自到枕边来。


十年客底黄粱梦,一夜水声却唤回。

冷泉亭在灵隐寺山门之左。
丹垣绿树,翳映阴森。
亭对峭壁,一泓泠然,凄清入耳。

林高曾似故园情,苍壁如闻庐岳声。


秋浦依微暗寒水,春花映掩湿啼莺。


丹霞会向岩头识,碧涧还因树顶明。

涧谷居永久,高情未云酬。


兹焉发天秘,始造寒岩幽。


上有茂树阴,下有清泉流。

华林翠涧响风泉,竟日闲来石上眠。


更结危亭俯幽听,未妨长作地行仙。

余年来观瀑屡矣。
至峡江寺而意难决舍,则飞泉一亭为之也。
凡人之情,其目悦,其体不适,势不能久留。

古苔危磴著枯藜,脚底翻涛汹欲飞。


九陌倦游那有此,从教惊雪溅尘衣。

峰头挥手笑红尘,天入双眸洗翳昏。


万里西风熟粳稻,白云堆里著黄云。

收拾风烟锁翠微,乱山穷处结岩扉。


青天不尽鸟飞尽,吴楚川原似衲衣。

昔司马氏有廉臣焉,曰吴君隐之,出刺广州,过贪泉而饮之,赋诗曰:“古人云此水,一歃杯千金。
试使夷、齐饮,终当不易心。
”其后隐之,卒以廉终其身,而后世之称廉者,亦必曰“吴刺史”焉。

万里西兴浦口潮,浪花真似海门高。


谁将一夜山中雨,唤作沧江八月涛。

呼猿洞口水潺潺,忽卷奔流下九天。


乞得少陵三峡句,为君题作倒流泉。

寺门不须入,林涧莹清襟。


老树几前代,冷泉如我心。


缒萝猿接果,龛石佛添金。

金鞍骤紫陌,讵识林下胜。


石苔为谁碧,我辈坐乃称。


丝毫无愧容,照此冷泉镜。

休兵三十有馀龄,铁马曾来似不曾。


寒士喜从贤御史,闲人许识老名僧。


画船处处歌春雪,厦屋遥遥贮腊冰。

三月晴过半月春,真成好景与良辰。


簪花骑马多游女,掷果呼猿不畏人。


湖山行乐有心赏,天地太平无战尘。

世间春暖此间寒,万树阴阴万竹攒。


骢马来游人不避,画龙谁写我频看。


馀生久已忘三黜,高会犹容预四难。

渊静涛飞亦壮哉,冷泉亭右闸初开。


一时变作跳空雪,万众惊闻喷壑雷。


老鹤远过彭祖寿,巨杉何啻盛唐栽。

年年时节美春三,谁识湖山绿似蓝。


万户栋梁双语燕,千村桑柘两眠蚕。


鼓钟下竺寺连上,香火北高峰胜南。

西竺峰飞小朵来,闲僧曾共倚崔嵬。


寒惊玉匣光初泻,晓怯冰壶冻未开。


云外有香丹桂落,洞中无月白猿哀。

紫薇花底人,去作泉下梦。


佳城闭青春,风木号永痛。


寒泓孰出之,甘冽可抱瓮。

离宫叠岛象瀛洲,飞盖仍追邺下游。


树里晴云迷画舫,城边春月吐朱楼。


鲸鬐渐隐千年石,龙首新疏九折流。

飞来有一峰,挂在东林松。


翠壁萝花满,澄湖白练重。


行随谷口月,卧听南楼钟。

撩乱苔钱,差池菱叶,白板桥边秋水。
点点浮沤,溜银塘珠碎。
断云湿,拖逗余霞明灭。

走马街南百亩池,碧莲花影倒参差。


偶同人去红尘外,正值僧归落照时。


万事已为春弃置,百忧须赖酒医治。

灵山本清净,一泉渟其中。


灵山孤飞来,此水将无同。


山影压不尽,照见天玲珑。

暮瀑浮花急,春流饮鹿浑。


潺湲一片雨,终日在山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