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强要青帝占年芳,玉殿琼阶夜有霜。


几见月圆三五夕,祇供天笑亿千场。


可能久视凭灵药,便信香栖稳画梁。

积水寒收潦,深渊净见沙。


冷光怜玉洁,清鉴绝毫差。


鸥鸟居相乐,渔樵近有家。

自昔皇英去,谁招花底魂。


数声云外角,一酹月中尊。


雪皓山阴霁,云黄野色昏。

粲粲仙妃降,盈盈倚靓妆。


香纫青玉佩,光冷素霓裳。


疏蕊欺霜白,芳心蕤蜡黄。

思君在何方,昨夜花初发。


渺渺树间云,娟娟枝上月。


素辉寒玉肌,清气冷冰骨。

行行过驿亭,历历游仙洞。


白鹤羽毛翻,玉龙鳞甲动。


花间壶再倾,石上琴三弄。

元猿吟庾岭,白雁过罗浮。


倚竹凝朝望,看花带暮愁。


丰神何洒落,贞节自清幽。

一树轻冰冻,满林疏蕊香。


殷勤托花讯,惆怅惜年芳。


远寺钟声寂,高楼角韵长。

绝巘路崎岖,跻攀坐来暂。


树压翠岩幽,香通萝壁暗。


客笑雀喧枝,樵归花插担。

千里忆佳人,芳情寄来远。


林杪雪华深,枝头春色浅。


穿云苔径萦,傍水柴门掩。

白云长不扫,绿萼笑相迎。


倚树怀中素,携香觉太清。


江南春较早,林下雪初晴。

鹤去野亭空,松门傍湖水。


扫雪坐荒苔,临风嗅寒蕊。


折花兴何长,得句心自喜。

长忆携壶去,西湖处士家。


冻云低老树,残雪落疏花。


深谷溪流远,空林石径斜。

美人何契阔,一见即留情。


翠袖凌风薄,琼裾曳雪轻。


寒烟修竹外,流水小桥横。

孤山乘兴来,晚岁入佳境。


云树栖鸐翎,冰梢挂蟾影。


倚看醉眼醒,梦觉吟魂冷。

江上逢花处,山阴飞雪初。


人怜孤树瘦,春寄一枝疏。


澹白流纤月,芳魂返太虚。

却月枝横淮海初,水曹句法到西湖。
横枝影瘦池清浅,奇绝何人作画图。
方池凿石似天开,谁把霜英傍水栽。
月白波清无觅处,只知疏影是寒梅。
风雨潇潇日又曛,因香认得半溪云。
平生不作朦胧事,立待明时折赠君。
花下朦胧作桂看,细评香影一般般。
唤醒二十年前梦,依旧身游在广寒。
一夜霜风吃紧吹,晓惊飞鸟蹴花枝。
谁知窗外纷纷意,正是山阴雪下时。
小桥飘泊淡生涯,曾送清香入酒杯。
疏影不随流水去,夜深和月过溪来。
气味风标见似人,群芳合让作先生。
尽烧龙脑三千斛,不抵花心一点清。
万籁沉沉境寂寥,寻香不见过溪头。
小奚摸索枝头笑,谁把明珠蓦地投。
精神淡伫霜犹薄,肤貌参差雪未温。
试向南枝看春色,夜来才着两三分。
繁华朽腐休相溷,冷淡幽闲大逼真。
断得世间烟火气,前身恐是首阳人。
春在枝头有浅深,疏疏冷冷小溪阴。
好风一阵香如洗,明月三更影不沉。
一枝倚竹偏宜雪,半树歌檐转怕风。
客意不平花又拗,和愁挂在夕阳中。
山前抹出连云树,窗外拖来带月枝。
数点塞鸿相伴好,一声羌笛不须吹。
为有清癯骨相寒,月明时候正相关。
本来面貌无尘俗,更向冰池自照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