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八月渡长湖,萧条万象疏。


秋风片帆急,暮霭一山孤。


许国心犹在,康时术已虚。

朝登北湖亭,遥望瓦屋山。


天清白露下,始觉秋风还。


游子托主人,仰观眉睫间。

海内文章伯,湖边意绪多。


玉尊移晚兴,桂楫带酣歌。


春日繁鱼鸟,江天足芰荷。

久雨南湖涨,新晴北客过。


日沉红有影,风定绿无波。


岸没闾阎少,滩平船舫多。

湖上秋泬寥,湖边晚萧瑟。


登亭望湖水,水缩湖底出。


清渟得早霜,明灭浮残日。

浔阳少有风情客,招宿湖亭尽却回。


水槛虚凉风月好,夜深谁共阿怜来。

尽日湖亭卧,心闲事亦稀。


起因残醉醒,坐待晚凉归。


松雨飘藤帽,江风透葛衣。

轻舸迎上客,悠悠湖上来。


当轩对尊酒,四面芙蓉开。

碧波落日寒烟聚,望遥山、迷离红树。
小艇载人来,约尊酒、商量歧路。
衰柳断桥西,共携手、攀条无语。

池亭雨过一番凉,云髻罗裙客两旁。


不觉行人离恨远,贪看积水照筵光。


满堂樽俎欢方剧,极目江湖意自长。

丛荟忽明眼,山腰滟湖光。


列岫绕云锦,深林护风香。


西山即太华,玉井馀秋芳。

西湖清宴不知回,一曲离歌酒一杯。


城带夕阳闻鼓角,寺临秋水见楼台。


兰堂客散蝉犹噪,桂楫人稀鸟自来。

结束战袍骑战马,冠军将军宛如画。


前呵小驻来美堂,箭去弓鸣飞鸟下。


青林路转入岧峣,湖亭海观争为高。

小亭移宴近云端,十里山图马上看。


青壁远光凌鸟峻,碧湖深影鉴人寒。


诗成病愈生犀角,酒引娇娃活牡丹。

小槛俯澄鲜,龙宫浸浩然。


孤光悬夜月,一片割秋天。


浅派胤沙草,馀波漂岸船。

东眺湖波十里平,竹椽疏舍瞰澄瀛。


山花暗落谈经地,水鸟时闻念佛声。


荠树绕天春色晚,彩云垂地夕凉生。

伏龙山横洲渚地,人如白蘋自生死。


洪崖成道二千年,唯有徐君播青史。

洞庭孤月在,秋色望无边。


零露积衰草,寒螀鸣古田。


茫茫区中想,寂寂尘外缘。

亭上望湖水,晶光澹不流。


镜宽万影落,玉湛一矶浮。


寒入沙芦断,烟生野■投。

铃索无声讼牒空,妙香寮外水冥蒙。


长安故旧如相问,今在江西道院中。

大年著色山前雨,摩诘无声句里秋。


已是湖山无限好,更栽芦叶伴轻鸥。

白雨跳珠水上鸣,雪花吹浪酒边行。


不嗔燕子飞将去,最爱鸬鹚睡不惊。

孤山十载饮湖光,更入江西鸥鹭行。


官舍一生常近水,前身应是水仙王。

水平真欲见秋毫,碧海无人掣巨鳌。


多谢西风卷烟雨,肯来湖面作波涛。

病馀犹著杖藜扶,临水依然一老夫。


不用苦烧红蜡烛,桃花解笑白髭须。

薄罗初欲换单衣,社肉裁分燕又归。


唤得春来却催去,满庭红雨杏花飞。

雨从今日十分晴,病后春应一倍增。


著地已无残岁雪,挂檐犹有上元灯。

白头武部最风流,便是汝南陈太邱。


折角乌巾人似画,与谁同伴两山游。

校书天禄想诸郎,应在蓬山语昼长。


记得去年秋七月,日斜香转曝书廊。

罨画楼台著色山,雨馀濯锦未全乾。


游船醉眼迷歌舞,不似闲人静处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