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今朝一壶酒,言送漳州牧。


半自要闲游,爱花怜草绿。


花前下鞍马,草上携丝竹。

闽山到漳穷,地与南越错。


山川郁雾毒,瘴疠春冬作。


荒茅篁竹闲,蔽亏有城郭。

道涂奔走不曾安,却羡山家住得闲。


记取还山安住日,更忘奔走道涂间。

一席清风万壑云,送将华发得归身。


海潮也怯桐江净,不遣涛头过富春。

蓬山隔风雨,芸观司阳秋。


厌作承明直,出为漳浦游。


问俗便桑梓,过家拜松楸。

大陆登三阁,源明出一麾。


临轩亲策后,上冢过家时。


秋色吴山外,春风漳水涯。

陆氏登三阁,源明出一麾。


清声光漳浦,便道拜长基。


赤子歌来暮,同寅赋去思。

过尽蛮荒兴复新,漳州画戟拥诗人。


十年去国九行旅,万里逢公一欠伸。


王粲登楼还感慨,纪瞻赴召欲逡巡。

来居天王都,常梦苦竹溪。


乃识高僧趣,不为利物迷。


海燕乘华屋,区区竟衔泥。

调发烦三郡,跳梁满四郊。


欲平绿林乱,先革白茅包。


清昼狐归穴,和风燕返巢。

靴裤偏裨谒,幡花父老迎。


蹠徒方攫市,结辈忽专城。


勤拊无捐瘠,宽征有愿耕。

旧德徐方天下闻,当年熊轼继清芬。


井田异政光蛮竹,符节深恩隔瘴云。


已见嘉祥生北户,尝嫌夷貊蠹南薰。

幸遇故人为太守,客来不惮路程遥。


九龙山水连沧海,五马声名动紫霄。


一意奉行宽大诏,多君不负圣明朝。

听雨无聊赖,高眠独掩扉。


塞鸿书不到,海燕约同归。


吾道关通塞,人情有是非。

雅兴难忘酒,羁怀不耐秋。


坐穷思卖剑,扶病强登楼。


适有坐中客,来从边上州。

重叠山前对酒樽,腾腾兀兀度朝昏。


平明疏磬白云寺,遥夜孤砧红叶村。


去鸟岂知烟树远,惊鱼应觉露荷翻。

谢守登城对远峰,金英泛泛满金钟。


楼头风景八九月,床下水云千万重。


红旆朝昏虽许近,清才今古定难逢。

漳南罢郡如之任,二十四州相次迎。


泊岸旗幡邮吏拜,连山风雨探人行。


月中倚棹吟渔浦,花底垂鞭醉凤城。

万里漳南道,遥连岭峤东。


山寒冬息瘴,海近昼多风。


废圃攒筋竹,疏林落刺桐。

百草各有种,春至不栽培。


交情重故知,岂论才不才。


相识十年初,再见天之涯。

京口丘都督,江淮第一人。


竭心安宋代,决策斩苏嚚。


猛将亲经选,高材近莫伦。

轻烟漠漠雾绵绵,野色笼青傍屋前。


尽说漳南风水好,众山围绕一山圆。

一麾初出银台路,手把漳南玉兽符。


闾里高门容驷马,旗旄夹道拥前驱。


两科名姓惊天地,西掖文章似典谟。

漳浦城高南斗边,朱旗遥拂紫薇躔。


远民初识玉皇吏,属邑行瞻刺史天。


此日分携云际寺,老僧留酌石间泉。

炎方摘实走筠笼,千颗遥遥寄病翁。


未啖吾州法石白,且尝邻郡火山红。


搀先趁得杨卢雨,珍重来从芹藻宫。

左右同时两舍人,莫年得郡偶为邻。


泉山久著痴顽老,漳浦新除正直人。


热撰可能酬壮节,炎州聊复屈朱轮。

罢守三州卧两山,漳州面目此碑间。


郡人欲识蒙庵老,也傍斯文捉一斑。

前后题缄两度收,春风无雁过漳州。


青灯一榻南都梦,回首于今二十秋。

了无胜负著胸中,三百枯棋破老慵。


云陈春收花脱树,雹声夜碎月衔峰。


危机每惮张颐虎,窘步休夸独眼龙。

九龙山前春草生,麦苗覆垄雌雉鸣。


使君五马齐雪色,锦鞯左右垂朱缨。


玄发清扬负才局,两都豪士倾心腹。